[实用新型]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3610.8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6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晶逸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1/04 | 分类号: | B65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白瓶 包装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腿、传送装置和包装盒,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导向框和第三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方,所述导向框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供瓶口导向用的导向槽,导向框内部的下表面采用圆弧结构,所述导向框右侧上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第一传送机构的左侧,右侧下部通过衔接支架固定在工作台的左侧边缘,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位于工作台的左侧下方,所述包装盒与第二传送机构中的第二传送带的上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位于第二传送机构的右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框将平放的瓷白瓶变为竖直方向的,便于后面的包装工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一个瓷白瓶的生产过程需要传输和包装,就目前而言,为避免瓷白瓶的重心过高导致运输不稳定,一般是将瓷白瓶平放在传输装置上,但是这就需要后续的操作人员将其竖直以后再放到包装盒里,导致包装工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而且瓷白瓶表面光滑,员工拿起之后存在掉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腿、传送装置和包装盒,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导向框和第三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安装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导向框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供瓶口导向用的导向槽,导向框内部的下表面采用圆弧结构,所述导向框右侧上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第一传送机构的左侧,右侧下部通过衔接支架固定在工作台左侧边缘,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位于工作台的左侧下方,所述包装盒与第二传送机构中的第二传送带的上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位于第二传送机构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护栏,所述护栏固定在工作台上,且紧贴于第一传送带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栏上安装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挡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位移控制器、第二电机和第二传送带,所述位移控制器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两端且与第二传送带的内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中间位置,第二电机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与第二传送带的内表面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装盒设置有九个包装口且每个包装口都粘有泡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导向框的内部表面粘有泡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导向框将平放的瓷白瓶变为竖直方向的,便于后面的包装工序;第二、第一传送机构、导向框和第二传送机构协同作用能实现瓷白瓶的自动包装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中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种瓷白瓶包装传送装置中导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挡条,21-第四电机,3-第一传送机构,31-第一电机,32-第一传送带,4-护栏,5-瓷白瓶,6-导向框,61-导向槽,7-第二传送机构,71-第二电机,72-位移控制器,8-包装盒,81-泡棉,9-第三传送机构,10-支撑腿,11-紧固螺钉,12-衔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晶逸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晶逸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3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