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拇外翻主动式矫正鞋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3664.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7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有光;唐申妃;杨云峰;周海超;刘务朝;俞光荣;李兵;朱辉;夏江;于涛;尤春芳;陈伟;管旭东;张宇雷;吴军录;张英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7/00;A43B23/00;A43B23/02;A61F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翻 主动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拇外翻主动式矫正鞋,包括宽头鞋底、宽包头鞋帮、拇趾矫正带;所述宽头鞋底及宽包头鞋帮其前端部皆采用宽头设计,所述宽包头鞋帮其内侧中部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拇趾矫正带穿过通孔,与所述宽头鞋底其内侧可拆卸式活动相连;所述宽包头鞋帮其内侧外表面位于通孔后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毛面魔术贴;所述宽头鞋底与所述宽包头鞋帮固定相连;所述拇趾矫正带为弹力带结构,其一端设有拇趾套环31,所述拇趾套环31可套住使用者的足拇趾;其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钩面魔术贴,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式相连;其优点在于:既能在动态行进中利用前冲状态进行被动周期性矫正,又具备主动矫正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拇外翻主动式矫正鞋。
背景技术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多与遗传及长期穿着相对窄头鞋有关,因此分为先天性拇外翻和后天性拇外翻,表现为拇趾向足外侧倾斜,第一跖骨内收,第一跖骨头向内侧突出,可出现红肿、疼痛,穿鞋困难,足掌部胼胝;后天性拇外翻由长期穿着相对窄头鞋引起,鞋楦形态在第一跖趾关节内侧至第五跖趾关节外侧为最宽,向前逐渐变窄,直到鞋尖处最窄。在步态周期中,足的前冲由鞋的前帮和包头抵挡,因此足趾受到包头施加的汇聚力,拇趾受力向外侧,形成拇外翻倾向,长期穿着引起第一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及韧带挛缩,跖骨头内移,籽骨脱位,引起拇外翻。
保守治疗通常使用拇外翻矫形器和硅胶分趾器;拇外翻矫形器为绑缚在足内侧向内侧牵拉拇趾,使拇趾具有内收的倾向,但仅绑缚在脚上,使用中会产生移位,使向内侧的牵拉力失效,不能保持持续的牵引效果,穿鞋时,拇趾同样会受到鞋包头的向外侧的挤压,或者选择过大的鞋穿着容纳矫形器,而增加了跌倒的风险;硅胶分趾器为放置在拇趾和第二足趾间的器具,向内侧挤压拇趾,使拇趾具有内收的倾向,但同时对第二足趾施加向外侧的力,使第二足趾对线不良,形成外翻倾向,在穿鞋时,拇趾同时受到包头施加的汇聚力,拇趾受到鞋包头和分趾器的双向挤压,易患趾甲畸形和甲沟炎;且无论是拇外翻矫形器和硅胶分趾器都不具备主动矫正的功能,无法进行持续的矫正,大大的降低了疗效。
中国专利文献:CN202172914U一种拇外翻矫正拖鞋,其结构为,鞋底上设置趾套和趾套牵拉固定器,趾套上的牵引线绳系在趾套牵拉固定器上,本专利文献采用主动式矫正方式,穿鞋的同时即可实现矫正治疗,随时随地即可进行,无需固定时段,省时方便,并可对多个脚趾同时矫正,比单独矫正一个脚趾效果要好,而且比静态矫正器具穿着舒适;本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拇外翻矫正拖鞋,由于其上设有趾套牵拉固定器,且所述趾套牵拉固定器牢固地固定在鞋底的前部内侧,因此要使其具有牵拉矫正效果,对所述牵引绳的长度有较大的限制,因此其只适用于开放式的拖鞋类产品中,对于封闭式的鞋帮,由于无法观察趾套的位置,使得无法进行准确的穿戴,令其实用性大大降低;且不具备主动矫正的功能,因此其并不满足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既能在动态行进中利用前冲状态进行被动周期性矫正,又具备主动矫正功能的拇外翻主动式矫正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在动态行进中利用前冲状态进行被动周期性矫正,又具备主动矫正功能的拇外翻主动式矫正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拇外翻主动式矫正鞋,包括宽头鞋底、宽包头鞋帮、拇趾矫正带;所述宽头鞋底与所述宽包头鞋帮固定相连;所述拇趾矫正带其上设有拇趾套环;所述宽头鞋底和/或所述宽包头鞋帮其内侧外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拇趾矫正带其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拇趾矫正带与所述宽包头鞋帮其内侧活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宽包头鞋帮其内侧中部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拇趾矫正带可穿过所述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设在所述通孔前侧或后侧,为毛面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钩面魔术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3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病房用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绵内置管孔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