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及模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5102.3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7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若兰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及模具组件,涉及模具工装技术领域。该模具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基体上的单元格,该单元格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其中,单元格呈立体结构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格之间的间距为0.5~20mm,该单元格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形变。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对电子设备的组件进行压合组装时,单元格能够在作用力下发生形变,因此,该模具在使用时不受组件的外形轮廓的限制,其可用于对多种具有不同外形的组件进行装配,其适用范围较广,从而有利于减少电子设备组装过程中的模具的数量,以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组装的模具及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视等)已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在对电子设备的各组件(例如电池盖和显示屏)进行组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在两组件之间设置粘接剂,以通过粘接的方式来实现两组件的固定连接。另外,为了提高两组件的粘接可靠性,还需要借助模具对两组件施加压力,以激活粘接剂的粘接活性。
传统的模具,通常由两个子模构成,每个子模设置有与一个组件的外形相匹配的仿形面。这样,在将该模具用于电子设备的组装时,可使每个子模的仿形面与对应的组件的外部轮廓相契合,从而在对模具施加压力时,使组件的受力较为均匀。另外,该传统的模具通常由邵氏硬度为85±5的聚氨酯或者硅橡胶制成,在对其施压时,其变形量较小,以能够起到对组件的稳定支撑。
由于传统的模具在设计时,只与一种产品单独适配,而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这样,现有的模具会被淘汰,不能再被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导致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该模具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基体上的单元格,该单元格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其中,单元格呈立体结构设置,相邻两个单元格之间的间距为0.5~20mm,以使每个单元格具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从而使单元格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其有利于提高单元格的运动灵活性。另外,为了使单元格容易发生形变,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邵氏硬度小于等于60的材料来制作该单元格。
该模具在用于电子设备的组件的组装过程中时,可以将组件放置于该模具上,并使单元格对该组件进行支撑。在对组件施加作用力时,单元格受挤压发生形变,以使单元格的端面与组件的外轮廓接触。通常情况下在组件的边缘区域,单元格的形变量最大,因此,位于组件边缘区域的单元格对组件的支撑力最大,从而实现将施加到组件的作用力分散到其边缘区域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实现对设置于组件的边缘区域的粘接剂的激活,进而实现两组件的粘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的单元格能够在作用力下发生形变,因此,该模具在使用时不受组件的外形轮廓的限制,其可用于对多种具有不同外形的组件进行装配,其适用范围较广,从而有利于减少电子设备组装过程中的模具的数量,以降低加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元格与基体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模具的结构稳定性较强,并且其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或者,也可以将单元格与基体设置为两个独立的结构,然后将单元格的一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基体即可,以实现单元格与基体组合的多样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具体设置单元格时,对单元格的截面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并且在一个模具中可以设置两种以上形态的单元格。示例性的,单元格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在该多边形中至少有一个边的长度小于等于30mm。另外,单元格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圆形,该圆形的半径可以小于等于15mm。这样可以在基体上设置多个单元格,来提高该模具与组件的外形的适应性。可以理解的是,单元格的截面形状可以为规则图形,也可以为非规则图形。
另外,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在模具的局部设置支撑部,并使该支撑部的截面积大于单元格的截面积。这样,可以加强模具该局部对于组件的支撑力,其适用于需要提高组件间的局部连接可靠性的应用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5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消毒结构的针灸储存盒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肢体锻炼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