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路循环式氨氮吹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7515.5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姚学文;王志璐;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铭特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100 河北省衡水***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式氨氮吹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气路循环式氨氮吹脱装置。其包括由一个或多个吹脱塔构成的连续吹脱单元,所述连续吹脱单元的前端连接氨氮废水供应管路和吹脱气体供应管路,所述连续吹脱单元的后端连接至少一个净化塔,所述净化塔上部的出气口与所述吹脱气体供应管路连接,实现气体循环回路。该气路循环式氨氮吹脱装置在氨氮吹脱连续作业中形成气体回路循环利用,避免排放氨气/氮气形成二次污染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脱除率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气路循环式氨氮吹脱装置。
背景技术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针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生物法、物化法等。
目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空气吹脱法等,空气吹脱法是使水作为不连续相与空气接触,利用水中组分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使氨氮转移至气相而去除。但这种方法主要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该设备脱离出来的氨气、氮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单级吹脱处理使得氨氮不能完全与水脱离,造成出水不达标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氨氮吹脱连续作业中形成气体回路循环利用,避免排放氨气/氮气形成二次污染且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脱除率较高的的新型氨氮吹脱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路循环式氨氮吹脱装置,包括由一个或多个吹脱塔构成的连续吹脱单元,所述连续吹脱单元的前端连接氨氮废水供应管路和吹脱气体供应管路,所述连续吹脱单元的后端连接至少一个净化塔,所述净化塔上部的出气口与所述吹脱气体供应管路连接,实现气体循环回路。
构成上述一种气路循环式氨氮吹脱装置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氨氮废水供应管路包括一端连通氨氮废水的第一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管上的进水泵,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续吹脱单元的前端的吹脱塔上部的进水口;
——所述氨氮废水供应管路的第一水管上安装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与盛装氢氧化钠的药罐通过第二水管连接,在所述管道混合器后端设有PH检测计,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计量泵,用于保持氨氮废水的PH值维持在11.5值11.7之间;
——所述连续吹脱单元由二个吹脱塔构成,所述吹脱气体供应管路包括一端连接所述连续吹脱单元的前端吹脱塔下端进气口的第一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管上的风机,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净化塔的出气口;
——所述第一气管上位于所述风机的后端设置热交换器,用于将气体温度维持在55至65度之间;
——位于前端的吹脱塔的出气口与后端吹脱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二气管连接,位于后端的吹脱塔的出气口与所述净化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三气管连接,前端吹脱塔下部的排水口与后端吹脱塔下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管连通,后端吹脱塔下部的排水口通过排放管道连接生化处理设备;
——所述吹脱塔内设置多组水平布置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喷头,所述第一水管与位于前端吹脱塔上部进水口处的喷淋管连通,所述吹脱塔具有独立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连通管道分别与所述喷淋管连接,实现塔内水体循环;
——所述净化塔内设置多组水平布置的喷洒管,所述净化塔底具有储槽,所述储槽盛放清水或盐酸、硫酸溶液,所述净化塔具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所述喷洒管连通,实现塔内水体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铭特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铭特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7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持机构及线缆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挖掘机行走的电液并行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