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管采油短接式电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8158.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0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安市旺达石油机械新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17 | 分类号: | E21B47/017;E21B4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13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油 短接式 电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管采油短接式电缆装置,属于油田无管采油系统中的电缆装置。每个电缆线单元的前端有凸头、后端有与该凸头插接的凹槽,外套通过隔热套与电缆线单元粘接,N个电缆线单元通过前端和后端相互插接,N为大于2的自然数,相邻两个外套的连接处外部与接头螺纹连接、相邻两个外套的相对端面的密封槽内有密封胶圈。优点是结构新颖,将原有的盘制电缆线改成一段一段的带插头插座的接式,外套采用空心杆,连接处用接头连接,设有密封槽,装有密封胶圈,防止井液进入,保护电缆不老化,不腐蚀;且下井快、方便、减少了工作量,解决了电缆线易损坏、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无管采油系统中的电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管采油短接式电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无管采油面临因电缆在井下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在起井时电缆线不但容易拉断,而且卷盘非常的困难等等诸多问题,致使无管采油无法推广使用。原因是:
1.电缆线在油水气里浸泡工作时间长,影响寿命;
2.电缆线在油井中的高温,因油井结蜡要高温进行解蜡,高温易使电缆外皮老化,影响寿命;
3.电缆线在下井、起井作业过程中容易拉断损坏;
4.在作业时和油管一起下井不方便,井口装配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管采油短接式电缆装置,以解决无管采油因电缆在井下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在下井时电缆线不但容易拉断,而且卷盘非常的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每个电缆线单元的前端有凸头、后端有与该凸头插接的凹槽,外套通过隔热套与电缆线单元粘接,N个电缆线单元通过前端和后端相互插接,N为大于2的自然数,相邻两个外套的连接处外部与接头螺纹连接、相邻两个外套的相对端面的密封槽内有密封胶圈;
所述电缆线单元的前端凸头数量为4~6个,后端凹槽数量为4~6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将原有的盘制电缆线改成一段一段的带插头插座的接式,外套采用空心杆,连接处用接头连接,设有密封槽,装有密封胶圈,防止井液进入,保护电缆不老化,不腐蚀;且下井快、方便、减少了工作量,解决了电缆线易损坏、寿命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剖视图,且电缆线单元数量为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线单元的前端凸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5个凸头;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线单元的后端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5个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每个电缆线单元1的前端有凸头、后端有与该凸头插接的凹槽,外套3通过隔热套2与电缆线单元1粘接,N个电缆线单元1通过前端和后端相互插接,N为大于2的自然数,图1中N取3,相邻两个外套3的连接处外部与接头5螺纹连接、相邻两个外套3的相对端面的密封槽内有密封胶圈4;
所述电缆线单元1的前端凸头数量为4~6个,后端凹槽数量为4~6个,如图2、3所示,数量都为5个。
工作原理
将原有的盘制电缆线改成一段一段的带插头插座的接式,外套用空心杆做,连接处用接头连接,设有密封槽,装有密封胶圈,防止井液进入,保护电缆不老化,不腐蚀,这样顺序连接(长度根据井深而定),就可以下井,这样不但下井快、方便、减少了工作量,在下井过程中不用和油管一起下,也不会把电缆线拎断,解决了井口装配不方便的难题,解决了电缆线易损坏、寿命短的问题,起电缆时也方便,解决常规的盘式电缆起井时非常费力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安市旺达石油机械新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安市旺达石油机械新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81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生态修复用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维护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