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口罩灭菌修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8543.9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万京林;戴阳;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A61L2/14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李维朝 |
地址: | 21117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等离子体 口罩 灭菌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口罩灭菌修复机,属于医用口罩灭菌修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吹风装置、单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和口罩固定装置,口罩固定装置位于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的上部,吹风装置用于驱动气流带动单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活性粒子通过口罩固定装置固定的口罩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单介质阻挡放电装置,放电形成低温等离子体,其中的活性粒子与口罩接触后很快被材料吸附,吸附后能持续起到灭菌作用,且无异味;同时可对短期使用过的口罩进行高效杀菌消毒再生,缓解口罩供应紧张,减少污染;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小型少量口罩快速便携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口罩灭菌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口罩灭菌修复机。
背景技术
为保证有效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人们对医用口罩的需求越来越多。医用口罩,舒适,无味,不含玻纤,对皮肤无刺激性,防水,而且经过消毒后可以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并且就可以防尘,因呼吸阻力小,佩戴卫生,将气溶胶、粉尘、熏烟、雾滴、毒气和毒蒸气等经滤料吸附,阻挡而不被人所吸入,有效隔绝污染源。然而目前口罩相关制造企业尚未全面运营,其他生产企业又面临着复工复产,人们生产生活中需要的口罩需求量又大大提高,有限的口罩供应条件下,如何提高口罩的使用次数同时又要保证保护效果,缓解口罩供应压力越来越有必要。因此,需要对短期使用过的口罩进行高效杀菌消毒再生,缓解口罩供应紧张,同时减少大量废弃口罩对公共环境和公共卫生的潜在污染。
同时,据发表在《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至少可以在医用外科口罩外表面存活7天,口罩重复利用中的消杀更显得尤为重要。
对口罩的灭菌处理,通常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不过环氧乙烷是致癌物,非专业人士禁用,可能会有残留不利于二次使用。为避免化学残留,通常采用紫外照射,不过紫外线穿透能力差,不能处理到口罩深层,处理厚度有限,灭菌所需时间长,效率低。为满足隔离需要,预防较差感染,批量口罩也不适合批量处理。小型少量口罩快速便携处理就很有必要,目前尚未有专门处理口罩灭菌的专用装备。
低温等离子体是部分电离的气体,包含带电粒子、高能电子以及电中性的活性粒子,如自由基、激发态原子和分子等。等离子体由高电压放电产生,伴随着这些化学效应的还有强电磁场、热效应、冲击波等物理效应。这些物理化学效应具有足够的能量打破化学键并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在与微生物作用时体现出了快速高效的灭菌能力,是目前最有前途的杀菌消毒技术,在环境、生物、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口罩本身属于非均匀材料、使用过的口罩含有大量湿气、口罩的形状比较复杂,采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直接进行处理时,口罩需要放在电极附近,如此会破坏材料,因此有必要采用等离子体活性粒子流的方式适当远离高压电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另一方面,使用过的口罩往往湿度较大,空气阻力会变大,采用粒子流处理时会影响粒子穿透性,同时需要适当干燥处理;再者普通的高浓度等离子体臭氧副产物浓度会过高,处理过后会有气味残留,影响二次使用舒适感,不宜直接使用高能量密度的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且口罩较大,常压等离子体的放电面积通常较小,难以保证粒子流均匀。
如名为“一种用于口罩生产的消毒灭菌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721564347.4,申请日:2017年11月21日),公开的装置包括紫外灯,使用紫外线和臭氧对口罩进行双重消毒,但正如描述的,紫外杀菌处理较慢,不适合进行二次杀菌,且臭氧易产生异味。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口罩灭菌修复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形成低温等离子体,吹风装置驱动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使其与口罩接触,活性粒子很快被材料吸附,被吸附后能持续起到灭菌作用,且口罩无异味;同时本实用新型可对短期使用过的口罩进行高效杀菌消毒再生,缓解口罩供应紧张,减少污染。
2.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8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维护显影溶液稳定性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口罩灭菌修复驻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