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8782.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5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施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港星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0;B65H75/40;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凯凯;孙果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扇,包括底座,外壳以及电源线,还包括与所述电源线对应设置的绕线架,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绕线架适配的安装孔,将所述绕线架插入所述安装孔以实现所述绕线架相对所述外壳移动。当用户不使用塔扇时,将绕线架伸出外壳,将电源线缠绕在绕线架上,从而完成对电源线的收纳;而当需要使用塔扇时,用户将电源线从绕线架上取下,并将绕线架收缩至与外壳贴合,从而在使用塔扇的过程中避免用户与绕线架发生刮擦。本实用新型以一种简便的方式,既实现了对塔扇电源线的收纳,又能避免使用过程中绕线架与用户发生刮擦,保护用户安全的同时延长塔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塔扇一般没有设置独立的绕线结构,当不使用塔扇时,如果需要收纳电源线,一般需要将电源线缠绕在底盘上部的外壳体上,这样的绕线方式不方便并且收纳的效果很差。目前,为了方便用户在不使用塔扇时收纳电源线,在塔扇外壳上设置可以缠绕电源线的绕线结构。但是,现有的这种绕线结构均为固定式的绕线结构,并且所述绕线结构裸露在塔扇的外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很容易与所述绕线结构发生刮擦,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或者对塔扇的结构造成破坏。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扇,以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方便收纳电源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扇,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外壳以及穿过所述外壳的电源线,其中,所述塔扇还包括:
一绕线架,所述绕线架相对所述电源线设置,以用于缠绕所述电源线;
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绕线架插入所述安装孔,以实现所述绕线架在所述安装孔中相对所述外壳移动。
所述的塔扇,其中,所述绕线架包括: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插入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中相对所述外壳移动;
凸起,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一端,防止所述安装部插入所述安装孔后所述绕线架从所述外壳上脱落;
绕线部,所述绕线部一端与所述安装部另一端连接;
闭合部,所述闭合部与所述绕线部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塔扇,其中,所述安装部成对且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绕线部上,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为成对且平行的复数个安装孔,以防止所述绕线架上的单个所述安装部损坏后所述绕线架从所述外壳上脱落。
所述的塔扇,其中,所述绕线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弹性部件,使得所述绕线架在不需要绕线时回归与所述外壳贴合的位置。
所述的塔扇,其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扭簧,弹性软胶或气垫。
所述的塔扇,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闭合部适配,且用于容纳所述闭合部的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绕线部适配,且用于容纳所述绕线部,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所述的塔扇,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大于所述闭合部,当所述第一凹槽容纳所述闭合部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闭合部之间存在间隙,通过所述闭合部的边缘将所述绕线架拉出。
所述的塔扇,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贴合并支撑所述绕线部,以防止所述绕线架相对所述外壳移动时下坠。
所述的塔扇,其中,所述闭合部的边缘设有弧形的凹口,以用于将所述电源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架上后将所述电源线的插头放置在所述凹口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港星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港星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8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