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0655.3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9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徐晓楠;张竹栋;赵文杰;郝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3/16;F24F12/00;F24F13/30;F24F13/28;F24F13/02;F24F1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岚崴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建筑 热交换 节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包括安装于建筑墙体中心的热交换系统主体,所述建筑墙体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热交换系统主体相对应的室外固定架,所述热交换系统主体靠近室外固定架一端的安装有与进风导流管相对应的换热风机,所述换热风机远离进风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聚风罩,所述聚风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远离聚风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热交换系统主体中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内壁安装有排风扇。本实用新型中,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不仅设计有换热机构,还设计有排气机构,既可以实现更好的换热,同时也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性,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热交换就是由于温差而引起的两个物体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热交换一般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完成,热交换器是用于空调排风能量回收的节能设备,其主要部件是外壳体,换热芯体和过滤器,由于换热芯体中采用有传热传透性能的材质,所以应用于空调系统时可以利用排风在夏季时预冷干燥新风,在冬季时预热加湿新风,使新风负荷显著降低,从而节省冷热系统能耗,对小系统规模,节省运行费和降低峰值用电量都十分有利,其全热交换效率与换热芯,热交换节能系统工作原理:热交换器在完全隔离内外空气的前提下,利用外界冷源,对内部环境进行冷却,达到减少空调运行时间以实现节能的目的,两组风机,分别抽吸外部的冷空气(外循环)和内部的热空气(内循环),冷、热空气在热交换芯体中进行热量交换,通过热交换芯体膜片,内部热空气放出热量,温度降低,降温后的冷空气从机柜上方吹出,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环境温度的目的。
热交换节能系统是一种节能的热交换系统,达到减少空调运行时间以实现节能的目的,但目前现有的装置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热交换效率较低,而且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过滤效果也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包括安装于建筑墙体中心的热交换系统主体,所述建筑墙体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热交换系统主体相对应的室外固定架,所述室外固定架中心的底部安装有进风导流管,所述热交换系统主体靠近室外固定架一端的安装有与进风导流管相对应的换热风机,所述换热风机远离进风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聚风罩,所述聚风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远离聚风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热交换系统主体远离室外固定架一端的底部安装有与通风管相对应的出风导流管,所述热交换系统主体中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热交换系统主体一端的顶部和室外固定架中心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与排气管道相对应的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内壁安装有排风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室外固定架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耳,且所述室外固定架是通过多个固定螺栓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换热风机的一端设置有与进风导流管相对应的连接管套,且所述连接管套与进风导流管的一端相互卡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风导流管内壁的底部安装有空气过滤滤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风导流管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空气过滤滤芯相对应的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热交换系统主体一端的顶部与底部以及室外固定架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过滤栅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0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移动CT应急方舱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桥梁护栏模板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