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加固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2711.7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3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申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399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加固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基坑,基坑的四周侧壁以及底部均设置有混凝土基层,混凝土基层内侧基坑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冠梁,冠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与混凝土基层和立柱相连接设置,立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嵌设入第一凹槽内,立柱上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均连接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立柱上的中间位置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加固支撑结构,通过第一支撑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体的可拆卸性和灵活性较好;通过第二支撑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体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加固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加固支撑,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现有技术中关于基坑的支撑结构大多是通过支撑桩进行加固支撑,但是支撑桩的结构过于固定单一,可拆卸性和灵活性较差,且不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基坑加固支撑结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加固支撑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基坑,基坑的四周侧壁以及底部均设置有混凝土基层,混凝土基层内侧基坑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冠梁,冠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与混凝土基层和立柱相连接设置,立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对应第一凸起底部的混凝土基层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嵌设入第一凹槽内,立柱上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均连接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立柱上的中间位置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左杆体和第一右杆体,第一左杆体和第一右杆体之间设置有弹簧管,弹簧管的左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一左杆体相连接,弹簧管的右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第一右杆体相连接,弹簧管内设置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左杆体的左端和第一右杆体的右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立柱相连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二左杆体和第二右杆体,第二左杆体的右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右杆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连接设置,第二右杆体上还设置有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凹槽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凸起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左杆体的左端和第二右杆体的右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立柱相连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均为膨胀螺栓。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加固支撑结构,通过第一支撑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体的可拆卸性和灵活性较好;通过第二支撑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体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通过立柱顶部的冠梁结构和底部的凸起凹槽连接结构,使得立柱的固定性能较好,牢固性可靠。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申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申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2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板折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