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余隙抽油泵泵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2777.6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5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苗在朝;李伟;刘丽萍;郑帅;谢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在朝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1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余隙 抽油泵 | ||
一种零余隙抽油泵泵筒,泵筒接头、泵筒、进油阀罩、分离管依次连接,连接处保持密封,分离管的底部封闭,进油阀罩上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分离管内孔与泵筒内孔的轴线同轴,所述的通孔的通径大于泵筒的内径,分离管的内径大于泵筒的内径,使其与泵筒配套的柱塞的下部能通过进油阀罩下入分离管里,进油阀罩上设置阀腔,所述的阀腔与所述的通孔相通,进油阀球放置在所述的阀腔里,进油阀座安装在所述的阀腔之下,阀座接头与进油阀罩上的螺纹连接,阀座接头的上端面压住进油阀座的下端面,进油阀球的直径大于进油阀座的内径,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阀腔之间的联通槽的宽度小于进油阀球的直径,进油阀球不能脱离所述的阀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抽油井用的装置,是抽油泵的一部分,具体是一种零余隙抽油泵泵筒。
背景技术
根据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和原油特性,只要抽油泵工作时有余隙,原油中所含气体就会影响抽油泵的泵效。余隙是指抽油泵碰泵后提完防冲距后活塞总成下端与进油阀之间的容积。为了减少余隙对抽油泵泵效的影响,一般都要求缩小防冲距。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工人做不到将余隙调整到最小,有的为了防止抽油时碰泵反而会有意的多提防冲距,防止碰坏抽油泵造成返工作业。因此,目前现场工作的抽油泵的实际余隙都较大,这种情况必然降低抽油泵的泵效,对于油气比高的油井还会形成气锁,气锁造成抽油泵的进出油阀打不开,井液不能进泵无法把井里的原油抽出来。为了减少气体对抽油泵泵效的影响,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加深泵挂深度,使其提高井液的进泵压力,减少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气量,这种方法只能对油气比不太高、油井饱和压力低的油井有效果,对于油气比高、油井饱和压力高的油井加深泵挂基本没有效果;并且加深泵挂深度需要增加杆管用量,也会大大增加杆柱负荷,抽油泵的冲程损失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零余隙抽油泵泵筒,使其影响抽油泵泵效的余隙为零,消除余隙对抽油泵的泵效的影响,使抽油泵能在高油气比井使用,提高抽油井的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泵筒接头、泵筒、进油阀罩、进油阀球、进油阀座、阀座接头、分离管,泵筒接头、泵筒、进油阀罩、分离管依次连接,连接处保持密封,分离管的底部封闭,进油阀罩上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分离管内孔与泵筒内孔的轴线同轴,所述的通孔的通径大于泵筒的内径,分离管的内径大于泵筒的内径,使其与泵筒配套的柱塞的下部能通过进油阀罩下入分离管里,进油阀罩上设置阀腔,所述的阀腔与所述的通孔相通,进油阀球放置在所述的阀腔里,进油阀座安装在所述的阀腔之下,阀座接头与进油阀罩上的螺纹连接,阀座接头的上端面压住进油阀座的下端面,进油阀球的直径大于进油阀座的内径,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阀腔之间的联通槽的宽度小于进油阀球的直径,进油阀球不能脱离所述的阀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泵筒配套的柱塞下入泵筒内,柱塞的下端到达分离管内底部后(碰泵),上提防冲距后,柱塞底部与分离管的底部之间为余隙,井液从进油阀罩进入泵筒内,井液不需要从分离管的底部进入,因此,提完防冲距后抽油时柱塞下始点到分离管内底部之间的空腔为死腔,抽油时,井液中的水的密度最大,会从井液中分离出来沉积到所述的死腔里,抽油时柱塞的底部处于油水界面处,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井液中的气体不会被溶解到水里,因此,本实用新型配套成抽油泵抽油时余隙为零,井液中的气体不会影响抽油泵的充满度,不会影响泵效。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发明目的,消除了余隙对抽油泵的泵效的影响,抽油泵能在高油气比井使用,能提高抽油油井的产量,抽油泵不会发生气锁,在油气比高的油井里能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在朝,未经苗在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2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氨纶纱线的传导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打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