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体防磕碰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2836.X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3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张健;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4 | 分类号: | B65D19/24;B65D19/38;B65D21/032;B65D8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239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体 磕碰 托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体防磕碰托盘,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盘用于放置机体,所述第二托盘设置在机体上方,用于放置和分隔机体。本实用新型的机体防磕碰托盘通过在托盘两侧设置限位块,有效避免了机体周转运输过程中的磕碰问题,从而保证了机体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托盘采用吸塑工艺制成,相比传统的木质托盘具有更轻的重量,在不使用时还能层层堆叠在一起,从而减少了场地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体防磕碰托盘。
背景技术
发动机生产时,机体从毛坯加工至成品后,需要周转运输至装配车间进行装配。目前,机体周转运输使用的是常见的木质托盘,在运输时将成品机体底面朝下,无间隙地码放在木制托盘上,这样就会导致机体之间发生磕碰,从而产生划痕,且无间隙地码放还会存在拿取不方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机体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磕碰和划痕不仅影响机体外观,严重时还会影响发动机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机体在周转运输时发生的磕碰,并减少机体划痕的吸塑托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体防磕碰托盘,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盘用于放置机体,所述第二托盘设置在机体上方,用于放置和分隔机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托盘的底面形成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用于对第一托盘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托盘的正面边缘向上弯折,且其表面由向上凸起的第一限位块分割成若干个第一放置区。
进一步,所述第一托盘的正面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第二托盘的底面由向下凸起的第二限位块分隔成若干缸盖面限位区;所述第二托盘的正面边缘向下弯折,且其表面由向上凸起的第三限位块分割成若干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二托盘的正面还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
进一步,所述第二托盘正面两侧边沿形成有凹槽,且第二托盘的正面还印刷有指向箭头。
进一步,所述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均通过吸塑工艺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机体防磕碰托盘通过在托盘两侧设置限位块,有效避免了机体周转运输过程中的磕碰问题,从而保证了机体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托盘采用吸塑工艺制成,相比传统的木质托盘具有更轻的重量,在不使用时还能层层堆叠在一起,从而减少了场地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托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托盘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托盘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托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托盘堆叠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第一托盘;2-第二托盘;3-机体;4-限位凸台;5-叉车底托;6-第一限位块;7-加强筋;8-第二限位块;9-第三限位块;10-定位柱; 11-凹槽;12-指向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体防磕碰托盘,用于解决机体使用木质托盘周转运输时容易产生磕碰、划痕,且拿取不便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一种机体防磕碰托盘,包括第一托盘1和第二托盘2,所述第一托盘1用于放置机体3,所述第二托盘2设置在机体3上方,用于放置和分隔机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2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FRP肋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动脉硬化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