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超宽频带的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3099.5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9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良;苏宏正;陈清典;张益源;朱振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50;H01Q5/2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朱亦倩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宽频 天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超宽频带的天线结构,包括基板、天线模块和连接接头,所述天线模块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板面上,所述连接接头具有连接线,所述连接接头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天线模块相连,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嵌套设置。所述基板为矩形面板,所述矩形面板具有上板面,所述天线模块设置在所述上板面上,且所述天线模块位于所述上板面的边缘,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上板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线结构可以实现大于5GHz的超宽带天线,在天线模块内形成天线辐射层,实现了天线的超宽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超宽频带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
UWB技术利用频谱极宽的超宽基带脉冲进行通信,故又称为基带通信技术、无线载波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军用雷达、定位和低截获率/低侦测率的通信系统中。由于UWB技术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Gbit/s)、抗多径干扰能力强、功耗低、成本低、穿透能力强、截获率低、与现有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共享频谱等特点,UWB技术成为无线个人局域网通信技术(WPAN)的首选技术。
目前常用的架构是采用PIFA或Monopole结构的天线,这些天线的特性受地的大小影响很大,导致实现超宽带性能会受地的大小而影响,因此很难实现UWB超宽频带的设计。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超宽频带的天线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超宽频带的天线结构,包括基板、天线模块和连接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模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接头具有连接线,所述连接接头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天线模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嵌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矩形面板,所述矩形面板具有上板面,所述天线模块设置在所述上板面上,且所述天线模块位于所述上板面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上板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模块的第一材料层包括陶瓷结构层,所述陶瓷结构层形成块状体,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模块的第二材料层包括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嵌套在所述块状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结构层形成平板,所述平板作为夹层设置于所述陶瓷结构层内,所述金属结构层的平面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陶瓷结构层的平面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结构层形成的块状体具有上表面以及与所述上表面相对设置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上表面所在平面向所述块状体内延伸,所述凹槽的槽深小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嵌套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块状体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槽口,所述槽口均匀设置于所述下表面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自所述下表面所在平面向所述块状体的内部延伸,所述槽口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嵌套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包括八个,所述块状体下表面的四个顶角上均设置有一个槽口,所述块状体下表面四边的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3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翻板液位传感器校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设备及其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