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聚酰胺酸聚合的分散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3321.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4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华;陈桃;武迪;郭涛;刘小念;洪亮;苗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1J4/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酰胺 聚合 分散 混合 装置 | ||
一种用于聚酰胺酸聚合的分散混合装置,涉及聚合分散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上部设有加料口,侧壁上设有循环进液口,底部设有循环出液口,反应釜的循环进液口和循环出液口通过循环管路连通,在循环管路上装有输送泵;在靠近反应釜循环进液口的循环管路上设有与循环管路连通的压送管路,在压送管路上装有压送泵和流量计。通过循环管路使反应釜内底部的聚合原液循环流动,能够防止反应釜内底部的聚合原液沉底结块;在循环管路上设置压送管路,使压送管路中的二酐先与循环管道中的聚合原液分散混合,再共同流入反应釜中;分散均匀,控制反应均匀稳定,避免聚合局部暴聚、原料结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分散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聚酰胺酸聚合的分散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聚酰胺酸的聚合都是二酐通过加料口添加到反应釜内,二酐和二胺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在前期聚合度较低的时候由于聚合原液粘度和温度都较低,添加二胺后搅拌分散混合效果较好,能够逐步反应形成均匀稳定的聚合原液。但在聚合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聚合原液粘度急聚上升,温度也较高。这个时候添加二酐时,一方面由于本身原液粘度高就会很容易出现分散混合不均匀情况,另外一方面温度高也导致聚合反应速率加快,从而导致局部原液配比失调出现暴聚现象,有的原料甚至来不及分散就形成凝胶块沉底,最终结果就是整个聚合配比失控,无法形成稳定均匀的聚合原液,有的甚至会导致反应釜底部原料结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散均匀,控制反应均匀稳定,避免聚合局部暴聚、原料结块的用于聚酰胺酸聚合的分散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聚酰胺酸聚合的分散混合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上部设有加料口,侧壁上设有循环进液口,底部设有循环出液口,反应釜的循环进液口和循环出液口通过循环管路连通,在循环管路上装有输送泵;在靠近反应釜循环进液口的循环管路上设有与循环管路连通的压送管路,在压送管路上装有压送泵和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用于聚酰胺酸聚合的分散混合装置中:在输送泵和反应釜循环出液口之间的循环管路上装有阀门Ⅰ。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用于聚酰胺酸聚合的分散混合装置中:在压送泵和反应釜循环进液口之间的压送管路上装有阀门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用于聚酰胺酸聚合的分散混合装置中:所述循环进液口设置在反应釜中部的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反应釜的侧壁上设置一个循环进液口和循环出液口,并通过循环管路将反应釜的循环出液口和循环进液口连通,通过输送泵使反应釜内底部的聚合原液经循环管路输送到反应釜的循环进液口中,实现反应釜内部的聚合原液的循环流动,能够防止反应釜内底部的聚合原液沉底结块;
在循环管路上设置压送管路,使压送管路中的二酐在被压送泵压送至反应釜之前先与循环管道中的聚合原液分散混合,再共同流入反应釜中;同时采用压送泵压送二酐,能够保证二酐均匀稳定的混合到原液中,不会形成局部暴聚,反应温度过高等现象,使得整个聚合原液分散混合效果好,最终原液均匀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循环进液口,3.循环出液口,4.循环管路,5.压送管路,6.输送泵,7.阀门Ⅰ,8.压送泵,9.流量计,10.阀门Ⅱ,11.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3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