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田螺稻田繁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3686.4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0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潘贤辉;周康奇;林勇;覃俊奇;文露婷;杜雪松;陈忠;邓潜;潘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1 | 分类号: | A01K61/51;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芳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螺 稻田 繁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螺稻田繁殖装置,所述田螺稻田繁殖装置包括:产卵槽、产卵槽附着板、底网、附着装置和防逃盖,所述产卵槽附着板围绕形成底部小、顶部开口大的产卵槽,所述产卵槽附着板侧壁上固定有网片,所述底网固定安装在产卵槽的底部,所述附着装置安装在产卵槽内,附着装置的底部与底网固定连接,所述防逃盖设置在产卵槽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田螺繁养分离困难而使仔螺与种螺混养带来的仔螺存活率低、不能进行批次养殖、种螺死螺壳难清理难分解,导致整个田螺养殖产业生产效率低、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螺稻田繁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然环境下,稻田中的成螺喜附着在田边或田泥上饵料和腐殖质丰富的地方,不具备游泳能力、不喜动;而仔螺具备游泳能力,喜动,喜摄食小型藻类。田螺寿命短,需要一年性成熟,母螺在寿命3年,公螺3-5年。亲螺繁殖为分批产卵,产卵时间可从4月-10月,受精卵在雌螺育儿室发育成仔螺后产出,每胎产20-50个一年可产80-180颗卵。仔螺产出后仔螺会主动觅食,往溶氧丰富的水面、水生植物或者长满大量藻类与铺满腐蚀质的地方活动。但随着仔螺的大量产出,仔螺的饵料、生长空间、自卫能力和觅食能力不足,导致仔螺存活率很低。
目前,稻螺综合种养依旧采用传统的放螺种到稻田中去,自然繁殖产卵和生长,收获时种螺和不同规格螺苗、商品螺一同捕捞。这样带来的问题是①无法做到繁、养分离,种螺和仔螺一直无法分开;②仔螺规格难统一,无法进行同批次仔螺养殖和收获,苗和种分拣工作量大;③种螺仔螺混养导致在繁殖高峰期、大量仔螺由于饵料不足而存活率极低,总生产值上不去;④种螺寿命短,死螺壳难清理、难分解。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适合于田螺稻田繁殖专用装置。因此,研究一种能在稻田或者池塘进行田螺螺种繁殖专用装置已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田螺稻田繁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田螺繁养分离困难而使仔螺与种螺混养带来的仔螺存活率低、不能进行批次养殖、种螺死螺壳难清理难分解,导致整个田螺养殖产业生产效率低、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田螺稻田繁殖装置,所述田螺稻田繁殖装置包括:产卵槽、产卵槽附着板、底网、附着装置和防逃盖,所述产卵槽附着板围绕形成底部小、顶部开口大的产卵槽,所述产卵槽附着板侧壁上固定有网片,所述底网固定安装在产卵槽的底部,所述附着装置安装在产卵槽内,附着装置的底部与底网固定连接,所述防逃盖设置在产卵槽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产卵槽附着板包括产卵槽横向附着板和产卵槽纵向附着板,所述产卵槽横向附着板与产卵槽纵向附着板相互垂直交叉设置,产卵槽横向附着板与产卵槽纵向附着板之间的空隙处安装网片,网片上具有方形网孔。
进一步地,所述产卵槽内安装有第一附着板和第二附着板,所述第一附着板与产卵槽纵向附着板的中部粘接,所述第二附着板与产卵槽横向附着板中部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附着装置包括多个,并在产卵槽内等间距均匀设置,单个附着装置包括:中心轴、第一提手和第三附着板,中心轴的底部与底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附着板以中心轴为圆点,环绕中心轴固定安装,相邻第三附着板之间夹角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提手安装在中心轴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附着装置的第三附着板之间设置有限位卡,限位卡与底板固定,防止附着装置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网上安装有底板,底板在产卵槽底部纵横垂直间隔安装,底网设置在底板之间的空隙处。
进一步地,所述产卵槽底部边缘处安装有多个支撑脚,支撑脚为圆柱状,产卵槽的顶部侧边安装有第二提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3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