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加样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4867.9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5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旭;张文婧;赵巧辉;李桂林;付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葛鹏飞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紫外 分光 光度计 用加样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加样固定装置,包括水平底座,水平底座的顶部水平面上通过一组垂直交错的定位凸条分割有用于放置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度计定位区,位于光度计定位区外侧的水平底座顶面上垂直插装有沿轴向转动的转动支杆;转动支杆上设置有加样枪卡固组件,用于卡托与该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配套使用的加样枪。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保证样品的准确添加,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减少重复劳动,降低操作难度,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所带来的样品损耗及资源浪费;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加样枪碰撞检测基座,防止检测基座磨损,降低维修及更换成本,促使实验操作安全高效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药等行业的体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加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检测技术是科学实验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常用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不同范围波长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由于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具有检测快速、对蛋白无破坏、不消耗样品(样品使用量一般在0.5-2微升)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美国NanoDrop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ND-2000型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是目前国内外实验室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微量分光光度计;但该型号的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样品量较少,且检测基座较小,导致实验人员手动操作加样过程容易出现晃动,无法准确的将少量样品滴加在检测基座上,从而导致形成的光柱不统一,检测结果误差较大,需反复多次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的费时费力。
另外,实验人员在加样过程中为了保证样品能够完全滴加在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基座上,一般都是将加样枪的枪头端直接接触检测基座,而实验人员在长时间悬空握持加样枪时稳定性会大大降低,力度不易控制,极易出现枪头端与检测基座发生碰撞的情况,长期多次的相互碰撞会造成检测基座磨损,进而增大了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维修及更换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的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加样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加样固定装置,包括水平底座,所述水平底座的顶部水平面上通过一组垂直交错的定位凸条分割有用于放置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度计定位区,位于所述光度计定位区外侧的水平底座顶面上垂直插装有沿轴向转动的转动支杆;所述转动支杆上设置有加样枪卡固组件,用于卡托与该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配套使用的加样枪。
所述加样枪卡固组件包括沿所述转动支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水平连杆,两所述水平连杆的外端设置有适配卡托纵向插入的加样枪的水平卡托环,两所述水平卡托环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在两所述水平卡托环的内环面上设置有用于稳固该加样枪的柔性防滑垫圈。
在所述转动支杆与所述水平底座的插接处插槽口沿上设置有用于限定转动角度的半圆形限位挡槽,所述转动支杆上固设有在所述限位挡槽内滑动的限位挡块;在所述转动支杆的上端设置有方便抓握的柔性握柄。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本装置轻松实现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定位以及加样枪的支固,保证样品能够准确无误的添加到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基座上,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减少重复劳动,降低操作难度,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所带来的样品损耗及资源浪费;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加样枪碰撞检测基座,防止检测基座磨损,降低维修及更换成本,促使实验操作安全高效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隐去柔性握柄)。
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48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