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下清淤装置及其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5868.5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8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元;杨锡刚;王文魁;马源;胡京招;王海荣;伍立说;兰剑;庄海飞;孙宇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G05B19/05;G01M3/04;B08B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淤 装置 及其 污泥 覆盖 清除 系统 | ||
1.一种泥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7-1)、绞刀装置(8)、滑动模块(9),其中:
所述框架本体(7-1)功能上为安装载体,其前端安装绞刀装置(8),其两侧安装滑动模块;
所述绞刀装置(8),包括绞刀刀头(8-1)、本体(8-2)、转轴(8-3),还包括第一杆件(8-4)、第二杆件(8-5),所述第一杆件(8-4)安装于第一支架(7-3-1)用于获得负载支撑点,所述第二杆件(8-5)安装连接于第二支架(7-3-2)与本体8-2的尾部之间用于确立绞刀刀头(8-1)角度即工作姿态;
所述滑动模块(9),安装于框架本体(7-1)两侧用于将框架本体(7-1)撑起并给整个泥下清淤装置提供接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7-1)包括第一支架(7-3-1)、第二支架(7-3-2)、边杆(7-3-3),分别位于框架本体(7-1)的前端、中部、两个边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7-1)尾部安装有配重块(7-4),使装置能平稳运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8-5)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二支架(7-3-2)上,其另一端采用销轴(8-5-1)连接于本体(8-2)的尾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8-5)设计成可调节杆件,在杆件上开设有若干相间隔的销轴换挡孔(8-5-2),可供选择与所述销轴(8-5-1)连接,通过调节第二杆件(8-5)的有效长度,以确立绞刀刀头(8-1)的不同工作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模块(9)设计成雪橇底座,安装于框架本体(7-1)的边杆(7-3-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模块底部开设漏水孔。
8.一种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1至7任一所述泥下清淤装置(7),还包括覆膜(1)、钢丝绳(2)、岸上牵引装置(3)、排泥管(4);在污泥库的表层覆盖薄膜(1)用于控制恶臭挥发;所述覆膜(1)上设有若干覆膜开孔(1-1),若干根钢丝绳(2)从污泥库的分别穿过覆膜开孔(1-1)连接至泥下清淤装置(7)上,钢丝绳(2)的一端连接泥下清淤装置(7),另一端连接岸上牵引装置(3);所述泥下清淤装置(7)还包括泵吸装置,吸入的淤泥再由排泥管(4)输送至岸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钢丝绳(2)均配套设有对应的岸上牵引装置(3),用于为钢丝绳(2)独立地提供动力。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收揽装置(10),所述排泥管和液压管通过同一个收揽装置实现同步收放。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臭气回收系统(5);臭气回收系统(5)布置在钢丝绳(2)穿过的覆膜开孔(1-1)附近,用于回收清淤过程中产生的臭气。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6),用于对现场所有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58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产品分条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显示内部物品的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