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昆虫学口器科普的翻板式互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7083.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0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丁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昆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7/00 | 分类号: | A47B37/00;A47B13/10;G09B23/36;A47F5/00;A47F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昆虫学 口器 科普 板式 互动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昆虫学口器科普的翻板式互动工具,包括造型桌,以及设置在造型桌内的半圆形固定凹陷槽,而半圆形固定凹陷槽内部设置可翻动的翻转件,所述翻转件内设置翻转可见的口器模型;所述造型桌设置成椭圆形的“大嘴巴”造型,所述半圆形固定凹陷槽向下设置到造型桌内部,并且半圆形固定凹陷槽有若干个沿着造型桌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翻转件通过在翻转板背面设置透明罩子包覆口器模型,使得口器模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在翻转板背面,而在有外力推动作用下才能翻转到正面上,并且在翻转板正面上粘贴相对应的科普页,具有良好的科普效果,增加了直观性、互动性、趣味性,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普教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昆虫学口器科普的翻板式互动工具。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科普知识教育主要依赖于书本及教师的讲解,书本及语言的传述对学生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易懂。
例如,在科普昆虫的口器类型时,会有如下文字介绍:
①咀嚼式口器
营养方式是以咀嚼植物或动物的固体组织为食。如蜚蠊(即蟑螂)、蝗虫、蚂蚁等。
②嚼吸式口器
口器构造复杂。除大颚可用作咀嚼或塑蜡外,中舌、小颚外叶和下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食物管,借以吸食花蜜,不用时可分开。如蜜蜂等。
③刺吸式口器
口器形成了针管形,用以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这种口器不能食固体食物,只能刺入组织中吸取汁液。
如双翅目蚊子、虱目虱子、半翅目椿象、半翅目蝉等。
④舐吸式口器
其主要部分为头部和以下唇为主构成的吻,吻端是下唇形成的伪气管组成的唇瓣,用以收集物体表面的液汁;下唇包住了上唇和舌,上唇和舌构成食物道。舌中还有唾液管。如苍蝇等;
⑤虹吸式口器
是以小颚的外颚叶左右合抱成长管状的食物道,两小叶相互嵌合,不能分开,盘卷在头部前下方,如钟表的发条一样,用时伸长。小颚外颚叶极其发达,下唇须尚发达,其余退化。如蛾、蝶等。
⑥锉吸式口器
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各部分的不对称性是其显著的特点。蓟马的口器短喙状或称鞘状;喙由上唇、下颚的一部分及下唇组成;右上颚退化或消失,左上颚和下颚的内颚叶变成口针,其中左上颚基部膨大,具有缩肌,是刺锉寄主组织的主要器官;下颚须及下唇须均在。
以上科普昆虫的口器类型的文字介绍,并不能直观易懂,对于学生的理解帮助不大,因此希望有一种直观展示工具,以展示昆虫口器的形状和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绍昆虫口器的互动展示工具,以便在演示过程中有更真实、直观的感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昆虫学口器科普的翻板式互动工具,包括造型桌,以及设置在造型桌内的半圆形固定凹陷槽,而半圆形固定凹陷槽内部设置可翻动的翻转件,所述翻转件内设置翻转可见的口器模型;所述半圆形固定凹陷槽向下设置到造型桌内部,并且半圆形固定凹陷槽有若干个沿着造型桌边缘均匀间隔设置,他们均为中心圆弧挖槽的实心圆柱木质体。
具体的,所述造型桌设置成椭圆形的“大嘴巴”造型,其内部通过桌内支撑梁支撑,其上为桌面,其四周具有桌壁,其下方通过桌腿进行支撑。
进一步,所述的翻转件包括翻转板、转轴、透明罩子、口器模型,其中翻转板为圆形木质板,其两侧分别设置转轴,其正面粘贴科普页,其背面设置口器模型,并且口器模型外部以透明罩子进行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昆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昆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7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
- 下一篇:一种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