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相关混合拌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8726.4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培忠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B01F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相关 混合 拌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相关混合拌种装置,涉及农业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拌种箱,所述拌种箱内设置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所述拌种箱内底端固定连接安装壳,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下端延伸至安装壳内部,且底端分别固定套接一号从动齿轮和二号从动齿轮,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底部与拌种箱转动连接,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上均固定连接搅拌叶,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上方的拌种箱内固定连接喷淋管,喷淋管顶部的进水口处固定连接加压喷头,所述拌种箱顶部固定连接药剂箱,药剂箱与喷淋管通过水管贯通连接,所述拌种箱底部四角处设置万向轮,总体来说该装置操作使用便捷,搅拌的效率高,混合均匀,实用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农业相关混合拌种装置。
背景技术
拌种是在播种前将种子与农药拌和,防止病虫害,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进行种子包衣,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种衣剂能在种子周围形成药剂保护层,保护萌发的种子不受地下害虫的危害,减少缺苗断垄;具有内吸性的种衣剂还能被植物吸收,向上传导,可防治苗期蚜虫等;拌种后,能有效预防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减少死苗烂棵;种子处理减少农药在环境中的扩散,提高了药剂的利用率;拌种后,有利于培育壮苗,促进生长,提高抗逆能力。
然而人工进行拌种的搅拌效率不高,且搅拌不够均匀,导致种子与农药的结合不够完全,使得拌种后的种子质量不高,且徒手搅拌会沾染农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正在使用拌种搅拌器,一般都只设置一根搅拌杆,其搅拌的效率较低,且搅拌不够均匀,移动不方便,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相关混合拌种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相关混合拌种装置,包括拌种箱,所述拌种箱内设置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所述拌种箱内底端固定连接安装壳,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下端延伸至安装壳内部,且底端分别固定套接一号从动齿轮和二号从动齿轮,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底部与拌种箱转动连接,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上均固定连接搅拌叶,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上方的拌种箱内固定连接喷淋管,喷淋管顶部的进水口处固定连接加压喷头,所述拌种箱顶部固定连接药剂箱,药剂箱与喷淋管通过水管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拌种箱底部固定连接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拌种箱底部并延伸至安装壳内,且顶端固定套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两侧分别与一号从动齿轮和二号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上的搅拌叶上下间隔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拌种箱上端两侧壁固定连接进料管,所述拌种箱下端两侧壁固定连接出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拌种箱底部四角处设置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该装置结构原理设计合理,操作使用便捷,使用时种子肥料等通过拌种箱两侧的进料管倒入箱体内,通过在喷淋管上方的设置加压喷头,可以将药剂箱内的液体药剂均匀的喷洒在种子表面,通过设置两个搅拌杆和上下交错的搅拌叶,可以使得装置搅拌的效率更高,混合更加的均匀,通过设置万向轮可以方便装置的移动使用,拌种质量高,实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农业相关混合拌种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农业相关混合拌种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农业相关混合拌种装置中一号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培忠,未经郑培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8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翻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