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9584.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6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玉;刘梦月;刘春华;卿志和;刘志华;蒋朝辉;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排污 污水 强化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基台(1),所述混凝土基台(1)设置在河边的河床上,混凝土基台(1)上安装有框体(3),框体(3)内为模块化设计且通过网状板(20)进行分区,框体(3)一侧的进水口(21)连接着进水管(4),进水管(4)通过第二连接管(6)连通排污口,框体(3)另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4);所述框体(3)内部设置有提拉抽屉式污水处理模块,从进水口(21)到出水口(14)依次设置有粗砾石过滤模块(9)、细砾石过滤模块(10)、循环吸附模块(11)、碳素纤维生态水草净化模块(12)、微生物附着基模块(13),各个抽屉式模块的顶盖(26)通过第一螺钉(7)紧固连接,且各个模块均通过第二螺钉(8)固定在框体(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的侧壁顶部设置有一圈安装平台(27)供各个抽屉式模块进行放置安装,其中各个抽屉式模块的顶盖(26)的面积大于抽屉顶端开口的面积以便顶盖(26)贴合安装于安装平台(27)上,顶盖(26)与安装平台(27)的安装面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且顶盖(26)与抽屉顶部的贴合安装面处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6)上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整体为梯形结构且进水口(21)处的宽度大于出水口(14)一端的宽度;所述混凝土基台(1)上设置有框体(3)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外部四周设置有安装挡圈(2)将框体(3)进行限位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通过第一连接管(5)连接着第二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6)为软管,且第一连接管(5)内设置有过滤网(25)以过滤杂物,同时第一连接管(5)方便拆卸以便进行清理杂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砾石过滤模块(9)和细砾石过滤模块(10)内分别填充有较粗的砾石和较细的砾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吸附模块(11)内设置有中间隔板(23)将其分隔为两半空间,各个空间内设置有循环隔板(17)使水流进行往复式流动,且循环隔板(17)中间设置有多个旋转吸附净化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吸附净化装置包括煤质板状活性炭(18),煤质板状活性炭(18)连接在转轴(19)上,转轴(19)上下两端活动设置在轴承底座内,上下的轴承底座分别设置在顶盖(26)底部和抽屉式模块的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水草净化模块(12)内设置有碳素纤维生态水草,且该碳素纤维生态水草安装在生态水草安装底座(22)上,生态水草安装底座(22)连接在抽屉式模块的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附着基模块(13)内设置有多条编织带型微生物附着基(15),且编织带型微生物附着基(15)的顶端连接在顶盖(26)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95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专用空调
- 下一篇:一种具有粉碎压缩功能的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