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导流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0376.5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1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虎强;郑子丹;胡伟;庄宇航;吕绪宁;卢海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2 | 分类号: | B62D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导流 装置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导流装置及汽车。该车辆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底部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有导流避让区域,所述导流避让区域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车辆底部空气进行导流的导流组件。该车辆导流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导流装置因避让运动包络体而使导流面积减小且车辆底部平整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辆导流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行驶速度日益提高,汽车在行驶时与空气相互作用的气动阻力也越来越显著,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和稳定性。
目前,为了降低空气阻力系数,提高燃油经济性,一般会在车辆底部增设导流装置,以通过设置导流装置降低空气阻力,但为了避让前、后车轮及悬架摆臂等部件的运动包络体(如图1所示的车轮运动包络体1a和悬架运动包络体1b),则需要在导流装置上留出足够的避让空间(如图1所示的导流避让区域2),这就导致车辆底部的导流装置因避让运动包络体而使导流面积减小且车辆底部平整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导流装置因避让运动包络体而使导流面积减小且车辆底部平整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导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底部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有导流避让区域,所述导流避让区域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车辆底部空气进行导流的导流组件。
可选地,所述导流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导流避让区域的边缘上。
可选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弹性导流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导流避让区域的边缘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导流件包括至少一层弹性导流层,所述弹性导流层层叠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导流层包括至少一个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包括弹性钢丝以及套设在所述弹性钢丝外侧的硫化橡胶层。
可选地,所述硫化橡胶层为翼状硫化橡胶层。
可选地,所述导流避让区域的边缘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导流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组件件均匀设置在所述导流避让区域的边缘上。
可选地,所述导流组件呈毛刷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底部的导流板,导流板上设有导流避让区域,通过在导流避让区域上增设用于对车辆底部空气进行导流的导流组件,以有效提升车辆底部平整度以及增加车辆导流面积,降低空气阻力,从而降低油耗,同时兼顾了避让车轮以及悬架摆臂等部件的运动包络体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导流装置,可有效提升车辆底部平整度以及增加车辆导流面积,降低空气阻力,从而降低油耗,同时兼顾了避让车轮以及悬架摆臂等部件的运动包络体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现有的车辆底部的导流板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辆导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流组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辆导流装置的主视图;
图5示出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流单元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0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多层板双机生产线
- 下一篇:料粉双头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