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收脚打直角整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0508.4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0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君;杨波;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纵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76 | 分类号: | H01F41/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线收脚打 直角 整形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绕线收脚打直角整形机构,包括压线前后移动气缸、压线前后横杆、压直角头安装杆、压直角头、二个安装杆组装座、二个压线气缸安装座、二个压线上下移动气缸、二块压线气缸安装板、二个压线气缸和二条压线前后滑轴等。本实用新型实现能在一台设备上且操作一次就能满足对骨架的绕线末端收脚分别进行两种打直角整形的需求,且其进行两种打直角整形操作无需分两台机器便能完成和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不但解决了传统是采用人手操作的方式来对变压器进行绕线具有工作效率低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其还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对变压器末端进行直角绕线的设备需要分开由二台机构才能完成操作,且其无法打出两次不一样直角产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收脚打直角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行业里的变压器绕线产品,其绕线起脚打直角一直都是采用人手操作的方式来完成,人手操作的方式具有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务成本高和绕线直角整形效果差的不足。后来,市面上研发了一些能对变压器进行绕线的设备,但每个变压器的末端在进行两次打直角操作需要分由两台机器才能完成或需要分两次才能打出两次一样直角的产品,但其不能打出二次不一样直角的产品,导致其需要浪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打直角整形操作,其的打直角整形工艺比较复杂和繁琐,购机成本高,不便于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不便于企业广泛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线收脚打直角整形机构,其实现能在一台设备上且操作一次就能满足对骨架的绕线收脚分别进行不同的两种打直角整形的需求,且其进行两种打直角整形操作无需分两台机器便能完成,其降低了购机成本和节约了需要分开操作的时间,使其具有工作效率高、打直角整形效果好和成本低的优点,其不但解决了目前的设备对变压器骨架的末端进行两次打直角操作需要分由两台机器才能完成,其还解决了目前的设备无法对变压器骨架的末端打出二次不同方向直角的产品或无法对变压器骨架的末端打出二次不一样直角的产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绕线收脚打直角整形机构,包括压线前后移动气缸,压线前后移动气缸的前侧设置有压线前后移动气缸安装架,压线前后移动气缸安装架的前侧设置有压线前后横杆,压线前后横杆的前方设置有压直角头安装杆,压直角头安装杆的前侧并行分布设置有若干个压直角头安装架,每个压直角头安装架的前侧设置有压直角头;压直角头安装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杆组装座,压直角头安装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杆组装座;第一安装杆组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次压线气缸安装座,第一次压线气缸安装座的上面设置有第一压线上下移动气缸;第二安装杆组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次压线气缸安装座,第二次压线气缸安装座的上面设置有第二压线上下移动气缸。压直角头是指能对加工工件压出直角形状的治具或结构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线上下移动气缸的上面设置有第一次压线气缸安装板,第一次压线气缸安装板的上面设置有第一次压线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压线上下移动气缸的上面设置有第二次压线气缸安装板,第二次压线气缸安装板的上面设置有第二次压线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次压线气缸安装座与压线前后移动气缸安装架连接有第一压线前后滑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次压线气缸安装座与压线前后移动气缸安装架连接有第二压线前后滑轴。
作为优选,每个压直角头的前侧设置有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纵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纵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0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绕线起脚打直角整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