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火情报警功能的分类投入式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0752.0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4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情 报警 功能 分类 投入 垃圾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火情报警功能的分类投入式垃圾箱,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对应不同类垃圾分设为多个腔体,箱体上开设有垃圾投放口,每个腔体中设有火情报警装置,用于投放湿垃圾的腔体中设有消毒除臭装置,箱体对应设置有后台控制系统,后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接收平台,火情报警装置包括设于箱体中的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定位模块,消毒除臭装置包括泵体、除味剂水箱、消毒剂水箱、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切换导通阀,雾化喷头、异味浓度传感器设置有浓度限值,箱体进行自动除味以及消毒,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居民以及工作人员的影响,且着火时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赶至现场进行灭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火情报警功能的分类投入式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为符合上述垃圾分类,相适配设计有用于装载不同类别的垃圾桶,且垃圾桶统一安装于垃圾箱内,垃圾箱上对应不同类别垃圾桶专门开设有单独的垃圾投放口。
为避免垃圾气味弥漫,垃圾箱正常使用状态时除垃圾投放口外通常为封闭式设计,垃圾投放口上铰接设有闭合板。然而,垃圾箱中的湿垃圾经过长时间堆积,部分湿垃圾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发出刺鼻气味或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有机胺以及低级醛、酸、氨等气体。在居民进行垃圾定时投放时臭气或毒气可能会从垃圾投放口垃飘出,或在定点清理打开垃圾箱时臭气或毒气大量飘出,不仅造成大面积空气污染,且对居民及工作人员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在干燥天气时,由于垃圾箱中存放的干垃圾包括纸制品、塑料制品以及其他类型的易燃品,若有人往干垃圾桶中投放烟头或者其他带有火星的物品时,或者干垃圾自身自燃时,便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燃烧,进而造成垃圾箱出现火灾事故,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火情报警功能的分类投入式垃圾箱,箱体进行自动除味以及消毒,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居民以及工作人员的影响,且着火时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赶至现场进行灭火,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带火情报警功能的分类投入式垃圾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对应不同类垃圾分设为多个腔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垃圾投放口,每个所述腔体中设有火情报警装置,用于投放湿垃圾的所述腔体中设有消毒除臭装置,所述箱体对应设置有后台控制系统,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接收平台,所述火情报警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箱体中的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定位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定位模块与所述接收平台信号连接,所述消毒除臭装置包括泵体、除味剂水箱、消毒剂水箱、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切换导通阀,雾化喷头、异味浓度传感器,所述雾化喷头、异味浓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泵体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连通设置,所述泵体与所述除味剂水箱、消毒剂水箱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导流管连通设置,所述异味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切换导通阀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异味浓度传感器设置有浓度限值,当所述异味浓度传感器检测的异味浓度大于所述浓度限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切换导通阀以导通所述泵体与所述除味剂水箱,当所述异味浓度传感器检测的异味浓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浓度限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切换导通阀以导通所述泵体与所述消毒剂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对应设置有用户互动模块,所述用户互动模块包括二维码以及与所述二维码对应设置的用户上报程序,所述二维码设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用户上报程序与所述接收平台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上报程序中设置有火情上报按钮以及臭气异常上报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上报程序中设置有故障告警按钮、等级评价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上报程序中对应所述消毒除臭装置中各结构的工作状态设有监控页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0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桥梁限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坑工程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