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套压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0903.2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林;唐京科;敖丹军;陈春;刘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蒋学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同胜社区金城工业园第三栋120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套压合装置,包括双行程气缸、下压气缸、分料机构和压合平台,双行程气缸包括活动部,活动部连接有分料侧压推杆,分料机构和压合平台沿活动部的活动方向依次设置,压合平台的远端设有压合台,下压气缸设置于所述压合台的上方,下压气缸包括下压气缸活动部,下压气缸活动部连接有下压尖刀,分料机构设有推送槽和供料槽,分料侧压推杆可沿所述推送槽往复运动,供料槽的一端与上料机构的出料口连接,供料槽的另一端与推送槽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合理的铜套压合装置,可以将铜套的分料和压合工艺在一个装置中完成,使铜套分料压合工艺可以以自动化机械作业的方式完成,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铜套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同步带铜套压合工艺采用人工操作方式,需要工人将铜套放置在手动压机上,穿入同步带,用尖刀先居中压合一次,使铜套变形,将压合一次后的铜套旋转90°,再用平面刀对铜套对折压合,至此才完成铜套压合的成型工艺。只能人工放置铜套,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不利于降低成本,另外想要实现压合工艺需要两台手动压机才能完成,占用工厂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铜套压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套压合装置,包括双行程气缸、下压气缸、分料机构和压合平台,所述双行程气缸包括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连接有分料侧压推杆,所述分料机构和压合平台沿双行程气缸的活动部的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压合平台的远端设有压合台,所述下压气缸设置于所述压合台的上方,所述下压气缸包括下压气缸活动部,所述下压气缸活动部连接有下压尖刀,所述分料机构设有推送槽和供料槽,所述分料侧压推杆可沿所述推送槽往复运动,所述供料槽的一端与上料机构的出料口连接,所述供料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推送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台和分料槽道盖,所述推送槽和供料槽设置于所述分料槽道盖。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槽与供料槽的连接处设有光纤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平台的两侧设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设有撤料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槽的宽度与铜套的长度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供料槽的宽度与铜套的直径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侧压推杆远离双行程气缸一端的端面与水平面呈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供料槽由入料方向至远离入料方向的宽度逐渐变窄。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为供料振动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合理的铜套压合装置,可以将铜套的分料和压合工艺在一个装置中完成,使铜套分料压合工艺可以以自动化机械作业的方式完成,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掉分料槽道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料槽道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料槽道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合铜套时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合铜套时第一次压合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合铜套时第二次压合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0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童车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控制柜生产加工用折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