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1876.0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锐;张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锐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E01C11/22;E03F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刘超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市政道路 生态 滞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水槽,所述壳体靠近进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网板。该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使用时,将滞留带所需的所有填埋物分层铺设于壳体的内部,然后通过吊机将壳体放入公路一侧预先挖好的凹槽内,预制式的滞留带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当土壤渗透性能差时,可以通过吊机直接将壳体整体拉出,从而可以加快换土的速度,达到方便施工的目的,斜板均向接雨水管的方向倾斜,壳体底部的斜板可以使穿孔排水管收集的水更快的排入接雨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市下垫面的形态被人为地显著改变,造成了城市内涝、河流黑臭等“城市病”。海绵城市是通过合理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改善城市下垫面的“弹性”,破解“城市病”,使雨水能够得以渗透、蓄积、净化和利用的规划建设理念。作为排水系统的重要载体,适用于市政道路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开发。
传统市政道路设计强调路面硬化、结构稳定,绿化带凸出地面、追求景观效果,路面降水应及时排出,降低隐患。低影响开发设施则是通过透水铺装、下沉绿地、生物滞留带等形式对道路原有设施改造实现雨水的渗、滞、蓄和排,但将雨水引入绿化带和路基范围内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和道路病害等问题,尚未充分引起重视。
现在的产品具有以下缺点:
1、土壤渗透性能差,应采取必要的换土,人工或机械进行挖取,作业量大,且占用道路;
2、土壤的渗水排出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通过设置壳体和斜板,通过将滞留带所需的所有填埋物分层铺设于壳体的内部,然后通过吊机将壳体放入公路一侧预先挖好的凹槽内,壳体底部的斜板可以使穿孔排水管收集土层的水更快的排入接雨水管,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水槽,所述壳体靠近进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网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接雨水管,所述接雨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口,所述网板活动连接于收集口的顶部,所述壳体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穿孔排水管,所述穿孔排水管的顶部铺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的顶部铺设有换土层,所述换土层的顶部铺设有树皮覆盖层,所述树皮覆盖层的顶部铺设有表土层。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壳体的材质为混凝土,所述连接块和通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位于壳体顶部的四角处,四个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进水槽的位置与网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接雨水管为方型管道,所述接雨水管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斜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板分别位于壳体靠近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斜板的材质为混凝土。
可选的,所述穿孔排水管的宽度与壳体内部相适配,所述穿孔排水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穿孔排水管分别位于接雨水管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穿孔排水管均与接雨水管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透水土工布的底部为倾斜状态,所述透水土工布的顶部为水平状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锐,未经胡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1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