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铜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2333.0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0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冯斌;葛小牛;黄敏;李威;章建炜;贺官兵;许银峰;郑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6 | 分类号: | H05F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沈锡倍 |
地址: | 31546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铜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铜管,铜管由两端的接头部分和中间工作部分一体组成,中间工作部分设有轴向的高压风腔,铜管管体上设有多个与高压风腔连通的径向出风口;中间工作部分还设有芯槽,芯槽由两侧凸起于铜管管体内壁的棱条构成,芯槽开口侧与高压风腔连通;其优点在于由两侧凸起于铜管管体内壁的棱条构成芯槽用于插设芯棒,用棱条消除芯棒与铜管管体之间的间隙,从而使高压离子气体的喷出速度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静电装置零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铜管。
背景技术
离子风棒是一种固定式静电消除的专用设备。属棒式除静电产品的一种。具有安装简易、工作安全稳定、消除静电速度快的特点。离子风棒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团,可以将经过它离子辐射区内的物体上所带有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现有的离子风棒常用普通环形铜管作为载体,芯棒安装在环形铜管内并相互绝缘,然而环形铜管与芯棒之间存在空隙,空隙的存在会导致絮流形成,降低高压离子气体的喷出速度,因此需要对环形铜管的内壁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与芯棒之间空隙以提高高压离子气体喷出速度的异形铜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形铜管,铜管由两端的接头部分和中间工作部分一体组成,中间工作部分设有轴向的高压风腔,铜管管体上设有多个与高压风腔连通的径向出风口;中间工作部分还设有芯槽,芯槽由两侧凸起于铜管管体内壁的棱条构成,芯槽开口侧与高压风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两侧凸起于铜管管体内壁的棱条构成芯槽用于插设芯棒,用棱条消除芯棒与铜管管体之间的间隙,从而使高压离子气体的喷出速度得到提升。
作为优选,棱条靠近芯槽的一侧为圆弧形,两根棱条的另一侧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芯槽的截面为D形,芯槽开口处与中心形成的夹角a为120°~150°。芯棒插接后不会自动脱出。
作为改进,所述高压风腔的截面为喇叭形,高压风腔的芯槽侧的宽度大于径向出风口侧的宽度。进一步缩小高压风腔的容积,并在高压风腔的风道中形成狭管效应,以进一步提高高压离子气体的喷出速度。
作为优选,高压风腔的芯槽侧宽度为径向出风口侧宽度的3~5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1出风口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为一种异形铜管,铜管由两端的接头部分和中间工作部分一体组成,中间工作部分设有轴向的高压风腔1-2,铜管管体1-1上设有多个与高压风腔1-2连通的径向出风口1-5;中间工作部分还设有芯槽1-3,芯槽1-3由两侧凸起于铜管管体内壁的棱条1-4构成,芯槽1-3开口侧与高压风腔1-2连通。离子风棒的芯棒与芯槽1-3之间可设绝缘套相隔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2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流罩冲击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