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管子智能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2611.2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荣;韦刚;郑晓勋;刘念;任成德;张雷;沙新明;王接班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P15/00;B65G1/04;B65G1/137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管子 智能 生产线 | ||
一种综合管子智能生产线,包括立体库(1),立体库(1)通过物流辊道(2)与管子冲砂机(3)连接,管子冲砂机(3)与管子清砂机(4)连接,管子清砂机(4)与管子自动打码机(5)连接,管子自动打码机(5)与管子锯切机(6)连接,管子锯切机(6)与坡口机(7)连接,坡口机(7)通过物流辊道(2)分别与自动对接焊机(9)、组队装焊一体机(10)连接;自动对接焊机(9)、组队装焊一体机(10)均通过物流辊道(2)与数控弯管机(11)连接;数控弯管机(11)通过物流辊道(2)与缓存平台(12)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钢管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子智能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一)目前国内船厂现有管子生产流水线一般分为小、中、大三条线生产,不能体现柔性生产要求,不利于统筹安排管件的生产:
①小管生产线为公称通径DN15~DN50的无缝钢管;
②中管生产线为公称通径DN65~DN150的无缝钢管;
③大管生产线为公称通径DN200~DN500的无缝钢管;
(二)设计工作和管子生产流水线的数据不通,造成设计和现场生产脱节严重。
1)工艺数据BOM采集不足,工艺数据准确性差,管材套料如何匹配差;
2)技术中心出图与物资托盘的完整性的匹配不符合问题,托盘完整性低;
3)现场需要手工拆分小票图和核对技术中心下料数据优化;
(三)生产线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不足,以及的物流系统不能完全自动化调度。
1)生产线管理软件核心功能不具有完善性,只进行管子分组的表面管理,未进行深层次的MES管理开发,缺乏足够的管子全流程的工艺管理;
2)生产线管理软件不能进行工位级的高级排程,不能根据现场生产实际对生产计划进行自动调度。
3)没有自动化的物流系统,工件的传输只能采用人工控制或者半自动控制;
4)对管件加工完成后后道工序没有实现智能软件自动管理,无法实现不同流程管子配不同托盘,无法做到自动抽检探伤比例,自动抽检试压,表面处理等;
(四)生产线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智能制造需要。
1)管子原材料库存不能实现自动立体库存储,生产效率低。
2)未进行管件表面自动冲砂管管子表面存在锈蚀情况,管子表面需要大量打磨工作来弥补不足;
3)国内大部分智能制造设备智能化功能不够完备,需要人工辅助操作,生产效率低;
4)管件加工的产能大部分是靠手工操作来弥补流水线加工量;
5)不能实现自动喷码,简易二维码粘贴和敲钢印耗时多;
综上可知,传统的管子生产流水线线存在生产效率低和耗时多的缺陷和不足,亟待设计者解决该管子智能生产线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管子智能生产线,包括立体库,立体库通过物流辊道与管子冲砂机连接,管子冲砂机与管子清砂机通过物流辊道连接,管子清砂机与管子自动锯切打码一体机通过管线信息化MES管理系统连接,管子自动锯切打码一体机通过物流辊道与坡口机连接,坡口机通过物流辊道分别与自动对接焊机、法兰组对装焊一体机连接;法兰组对装焊一体机通过管子上料小车与数控弯管机连接;数控弯管机通过物流辊道与缓存平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2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桥梁裂缝用桥面养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施工用便于移动的升降施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