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床病人足下垂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2996.2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0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床 病人 足下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足下垂矫正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床病人足下垂矫正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和壳体,所述固定板为竖直设置,固定板和壳体配合底板形成脚部放置区,壳体上端面靠近固定板的区域设置有开口,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套接有橡胶套的一端,所述橡胶套的上端插设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开设有竖直状的第一凹槽,本装置使用时,关闭电磁铁,铁杆在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二凹槽,此时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可以移动,患者的脚部相对于小腿可以运动,使得脚踝能够适当的运动,便于脚部的血液流通,促进患者的康复,再次固定足部时,只需打开电磁铁,电磁铁吸引铁杆,完成活动板的固定,操作过程方便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足下垂矫正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床病人足下垂矫正器。
背景技术
足下垂患者是由于神经根长期严重受压,神经根表面压力超过50mmHg持续2分钟即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而在100mmHg以上即可导致脚周围神经损伤、脊髓运动神经损伤、肌营养不良和关节屈曲畸形,进而增加了僵硬度和关节周围的肌肉结构发生活化而发生了生物力学变化,足下垂也是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对足下垂患者的物理矫治,通常采用足托将患足固定,使之长期处于功能位,但是,市场上现有的足下垂矫正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患者脚踝的活动,使得患者的脚踝长期处于同样的状态,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卧床病人足下垂矫正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床病人足下垂矫正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和壳体,所述固定板为竖直设置,固定板和壳体配合底板形成脚部放置区,壳体上端面靠近固定板的区域设置有开口,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套接有橡胶套的一端,所述橡胶套的上端插设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开设有竖直状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活动板的下端面开设有与竖直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对应,所述第二凹槽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铁杆匹配连接,铁杆为圆柱形,所述铁杆与电磁铁相适配,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设置有绑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上端为倒置的圆台型,第一凹槽上端的直径大于第一凹槽下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下端的直径为铁杆直径的1.01倍-1.1倍。
优选的,所述铁杆的最下端为半球形。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活动板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第一魔术贴相适配的第二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mm-15mm。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胶接有软垫。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顶端胶接有软块,所述软块的下端面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使用时,通过底板、壳体以及固定板相配合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通过活动板配合绑带对患者的小腿进行固定,且电磁铁吸引铁杆时,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不易移动,此时可以对患者的足部进行固定,对足下垂进行物理矫治。
2、本装置使用时,关闭电磁铁,铁杆在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二凹槽,此时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可以移动,患者的脚部相对于小腿可以运动,使得脚踝能够适当的运动,便于脚部的血液流通,促进患者的康复,再次固定足部时,只需打开电磁铁,电磁铁吸引铁杆,完成活动板的固定,操作过程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人民医院,未经溧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2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生产用可定向注模铸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改进式护目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