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辅助行走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3779.5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微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微晶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吴蓉 |
地址: | 400021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辅助 行走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行走支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安全辅助行走支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侧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柱和螺纹筒,通过摇动摇把,使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二转轴转动,使螺纹柱转动,使滑块在滑槽内进行移动,使螺纹筒伸出固定筒或收回到固定筒内,可对支撑框架的高度进行调节,能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使用,更加的实用,通过设置刹车轮,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方便进行停靠,通过设置活动组件,使握把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在移动时避免产生磕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行走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辅助行走支架。
背景技术
腿部受损的患者在日常行走时,需要借助辅助支架,通过辅助支架进行地面支撑,目前足踝外科恢复大多需要使用到行走辅助支架,但是现有的支架功能较为单一,患者扶着支架进行行走时,只能走动一段距离,再将支架抬起移动一定的位置后,继续行走,抬起支架对于患者来说过于费力,十分不便,且支架不能调节高度,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辅助行走支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辅助行走支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侧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螺纹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刹车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摇把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与支撑框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摇把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握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底部设置有放置布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柱和螺纹筒,通过摇动摇把,使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二转轴转动,使螺纹柱转动,使滑块在滑槽内进行移动,使螺纹筒伸出固定筒或收回到固定筒内,可对支撑框架的高度进行调节,能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使用,更加的实用,通过设置刹车轮,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方便进行停靠,通过设置活动组件,使握把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在移动时避免产生磕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微晶,未经王微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3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胸外科术后护理用的行走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继电保护电压切换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