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用防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3948.5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3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勇;高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志勇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3/10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6118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水电 地基 处理 防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用防渗结构,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渗水导流结构、连接渗水导流结构的渗水收集装置和排出渗水的渗水排泄装置,所述渗水导流结构包括导水板、支撑钢筋和支撑钢板,所述渗水收集装置包括过渡箱和第一活塞,所述渗水排泄装置包括排水箱、第二活塞、潜水泵和距离传感器,等距布置的所述支撑钢筋两侧外壁均焊接于导水板的顶部圆周内壁上,支撑钢板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于导水板的底部圆周内壁上,导水板的内壁由下往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和土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渗水导流结构、渗水收集装置和渗水排泄装置,相比传统阻挡式的渗水构造,本装置能够将渗水直接收集排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防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用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53120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渗水地坪,包括地基层、黏土层、碎石层、砂层、岩石层、固化剂层,地基层与黏土层之间、砂层与岩石层之间均设有防水膜。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使用的是多层结构配合防水膜进行防渗,此种防渗方式无法将渗入地下的水进行集中抽出,其结构中防水膜作为隔水防渗的重要层,而防水膜无论布置面积多大,总有边界,地面上水渗入地下时,受到防水膜的阻隔,会以防水膜的面为基面向四周扩散,直至扩散至没有铺设防水膜的地基上,影响其他地面的地基稳定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防渗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用防渗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用防渗结构,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渗水导流结构、连接渗水导流结构的渗水收集装置和排出渗水的渗水排泄装置,所述渗水导流结构包括导水板、支撑钢筋和支撑钢板,所述渗水收集装置包括过渡箱和第一活塞,所述渗水排泄装置包括排水箱、第二活塞、潜水泵和距离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等距布置的所述支撑钢筋两侧外壁均焊接于导水板的顶部圆周内壁上,支撑钢板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于导水板的底部圆周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水板的内壁由下往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和土层,所述导水板采用钢制且表面需做电泳漆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箱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于导水板的底部外壁且连接处密封处理,第一活塞的圆周外壁密封滑动连接于导水板的圆周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水板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滑杆,滑杆的外壁密封滑动连接于第一活塞的内壁上,第一活塞与过渡箱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同一个第一弹簧,过渡箱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箱一侧外壁设置有入口,出口与入口相对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空心钢管,潜水泵的外壁固定安装于排水箱的底部内壁上,排水箱的圆周内壁设置有限位台,限位台的高度大于入口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壁密封滑动连接于排水箱的内壁上,排水箱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顶盖,顶盖与第二活塞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第二弹簧,距离传感器固定安装于顶盖的底部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用防渗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志勇,未经赵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3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