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用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5014.5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2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运发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K37/00;F16K27/00;E03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加热 功能 家用 水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用水龙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水进行加热,方便使用,并且还能使得喷水的距离更远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用水龙头。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用水龙头,包括有洗漱台、水管、壳体、面板、第一开关、硬质管、第一环形外壳、第一电热丝、安装座等;洗漱台右部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水管,洗漱台顶部中间安装有壳体,壳体外前侧中部设有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热丝的作用,能将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喷头喷出,人们即可对喷出的热水进行使用,无需将水龙头放出的水拿去加热,比较方便,并且通过伸缩管的作用,能使得水喷在远处需要的位置,增加了喷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用水龙头。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做事时经常能用到水,但为了方便水的使用,人们都会在合适的位置装好水龙头,并且方便对水的控制,通常的水龙头都是直接将放水出来,需要热水的时候需要将放出的水拿去加热,比较麻烦,并且水龙头的喷水距离是固定的,导致远处不能使用到水,所以人们会直接装个热水器对水进行加热,但热水器前半段放出的水都是冷的,如此导致前半段的水还是冷,需要等待比较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需要热水的时候需要将放出的水拿去加热,比较麻烦,并且水龙头的喷水距离是固定的,导致远处不能使用到水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水进行加热,方便使用,并且还能使得喷水的距离更远的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用水龙头。
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用水龙头,包括有洗漱台、水管、壳体、面板、第一开关、硬质管、第一环形外壳、第一电热丝、安装座、弧形外壳、第一弧形管、伸缩管、第二弧形管、卡圈、弹簧卡夹和喷头,洗漱台右部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水管,洗漱台顶部中间安装有壳体,壳体外前侧中部设有面板,面板前侧上部安装有第一开关,壳体上部设有硬质管,硬质管下部位于壳体内与水管连接,硬质管与水管内连通,硬质管顶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顶部设有弧形外壳,安装座顶部中间设有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与硬质管内连通,第一弧形管位于弧形外壳内,第一弧形管顶部设有伸缩管,伸缩管与第一弧形管内连通,伸缩管尾端连接有第二弧形管,第二弧形管与伸缩管内连通,弧形外壳尾端左右两侧都设有卡圈,第二弧形管左右两侧上部都设有弹簧卡夹,弹簧卡夹与卡圈接触配合,第二弧形管尾端设有喷头,喷头与第二弧形管内连通,壳体内均匀间隔的设有七个第一环形外壳,第一环形外壳内设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与第一开关有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第二开关、第二环形外壳和第二电热丝,面板前侧下部设有第二开关,壳体内均匀间隔设有第二环形外壳,每个第二环形外壳位于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环形外壳之间,第二环形外壳内设有第二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与第二开关有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支杆、第一温度显示器、第二温度显示器、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洗漱台顶部右侧设有支杆,支杆上部设有第二温度显示器,支杆中部设有第一温度显示器,硬质管上部设有第二温度感应器,水管上部设有第一温度感应器,第一温度显示器与第一温度感应器有电路连接,第二温度显示器与第二温度感应器有电路连接,第一温度显示器前部左侧设有第一指示灯,第二温度显示器前部左侧设有第二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热丝的作用,能将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喷头喷出,人们即可对喷出的热水进行使用,无需将水龙头放出的水拿去加热,比较方便,并且通过伸缩管的作用,能使得水喷在远处需要的位置,增加了喷水的距离,通过第二电热丝的作用,则能进一步的将水加热,使得水温度更高,加热的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运发,未经王运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5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