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竹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7054.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黎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志生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12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竹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竹筷子,包括筷柄、筷身,所述筷柄内开设有滑槽,两筷柄之间设置有两转动连接的转杆,两转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转轴分别滑动连接于两筷身的滑槽内,筷身为空心,且筷身圆杆状,且圆杆上粗下细,本实用新型通过两转动连接的转杆将两筷子连接起来,使得筷子不易丢失,同时又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方便携带,通过将筷身设置成空心,并把两筷身螺纹连接起来,可将筷身做成长吸管,一筷多用,非常的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子,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竹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箸)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用于将食物夹起并送入口中,通常由竹、木、金属等材料制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它除了用来吃饭,在民间的婚礼等礼俗也有广泛运用,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条棍,可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形状或方或圆各异,多用作餐具。
筷子作为一种传统的餐具,已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现有的竹筷子结构单调,功能单一,且由于筷子使成双使用,分开的筷子容易丢,且不方便携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竹筷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竹筷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竹筷子,包括筷柄、筷身,所述筷柄内开设有滑槽,两筷柄之间设置有两转动连接的转杆,两转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转轴分别滑动连接于两筷身的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筷身为空心,且筷身圆杆状,且圆杆上粗下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筷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栓,筷身上端开设有对应螺栓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筷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空心螺栓,且空心螺栓与螺栓的规格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片,且转片位于两转杆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心螺栓与螺栓均为塑料材质,且空心螺栓外部螺纹连接有防滑螺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转动连接的转杆将两筷子连接起来,使得筷子不易丢失,同时又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方便携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筷身设置成空心,并把两筷身螺纹连接起来,可将筷身做成长吸管,一筷多用,非常的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功能竹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多功能竹筷子中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多功能竹筷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多功能竹筷子中筷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多功能竹筷子中筷身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筷柄;2、筷身;3、防滑螺盖;4、转片;5、滑槽;6、转杆;7、转轴;8、螺栓;9、空心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志生,未经黎志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7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