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羊毛混纺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7867.2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0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星;代丽娟;沈尚森;黄志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鼎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2 | 代理人: | 刘莉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毛 混纺 纱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羊毛混纺纱线,所述羊毛混纺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所述捻向是当纱线处于铅直位置时,单根绕纱线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所述“Z”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中间相一致;所述“S”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中间相一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毛混纺纱线柔软,光泽好,股线结构均衡,强度大,同时具备防缩水、可机洗、抗起球、纤细柔软,不扎肉、刺痛皮肤,根除汗渍导致的异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毛混纱线的技术。
背景技术
羊毛衫是现在很多人都有的衣服,习惯象毛衣那样,先在里面穿一层棉织背心、保暖内衣或衬衫,再穿上羊毛衫。目前,羊毛衫贴身穿羊毛扎肉、有刺痛感,贴身穿着不舒适;初穿时,因羊毛纤维表层结构,纤维受摩擦后容易引起羊毛衫起小球;腋臭、汗臭,给人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不仅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交际。现有的羊毛衫虽在制作工艺、材料发生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却没有办法消除异味,没有办法解决汗液潮湿的问题;穿脱起电;洗护理方面,手洗或干洗,平铺晾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着上更加追求功能性、轻爽柔软、富有弹性、延伸性、悬垂性,透气性、款式新颖、色泽鲜艳等,洗护方面追求易打理,机可洗。
制作羊毛衫,离不开羊毛纱线,羊毛纱线直接决定了制作羊毛衫的面料,如何根除前述羊毛衫的缺陷是人们一直在研究的技术问题,而对羊毛纱线的研究,特别是羊毛纱线结构的技术改进是根除前述羊毛衫的许多缺陷的有效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羊毛混纺纱线,柔软,光泽好,股线结构均衡,强度大,同时具备防缩水、可机洗、抗起球、纤细柔软,不扎肉、刺痛皮肤,根除汗渍导致的异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毛混纺纱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羊毛混纺纱线,所述羊毛混纺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所述捻向是当纱线处于铅直位置时,单根绕纱线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所述“Z”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中间相一致;所述“S”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中间相一致。
所述两根单绕纱线均为通过丝光羊毛与咖啡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
所述两根单绕纱线中的一条为丝光羊毛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另一条为咖啡碳纤维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毛混纺纱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由于采用线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反,细纱时两根单纱即单绕纱线与单绕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并纱成双股线加捻向为“S”捻,最终形成羊毛混纺纱线,这样股线柔软,光泽好,股线结构均衡,股线强度最大。其中由于羊毛经丝光处理,外观更加有光泽,同时具备防缩水、可机洗、防静电、抗起球等优点,丝光过程也使羊毛更加纤细柔软,不再扎肉、刺痛皮肤。咖啡碳纤维吸附及抑菌功能,根除了穿着过程中由于出汗导致异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羊毛丝光前显微镜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羊毛丝光后显微镜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7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降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用取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