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8443.8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4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江智灵;曾宪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智灵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29/6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38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高效 防短流 接触 滤池 | ||
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涉及一种水处理滤池。目的是解决现有滤池易短流和滤料层易板结的问题。滤池由筒形主体、以及筒形主体内壁设置的多个由上至下排布阻力圈构成;或滤池由混凝土筒形主体、以及混凝土筒形主体内设置的多个阻力圈构成;混凝土筒形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由上至下排布水平的环形槽,每个环形槽内设置有一个阻力圈,阻力圈为环状钢圈。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中阻力圈能够改变池壁附近垂直方向水流运动轨迹,迫使水流呈非直线运动状态,使得滤速降低,避免短流发生,并且反冲洗时滤料层中流速均匀,滤料层不易板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滤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工业不断兴起,生活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断增加,水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恶劣,水资源短缺也越来越严重。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处理对发展工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环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意义重大。水处理的目的是水资源的再循环,对于污水按照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处理方式处理,使之达到某种水质标准,再循环利用。
由于现有滤池池壁较光滑,池壁与滤料接触阻力较小,因此滤速较快,容易形成短流,使污染物随着水流沿池壁穿过滤料层;在反洗时,水流沿阻力小的池壁流过,滤料层中水流速度不均匀,滤料层易板结,造成滤料的使用周期缩短,增加滤料更换的频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滤池易短流和滤料层易板结的问题,提出一种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
本实用新型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由筒形主体、以及筒形主体内壁设置的多个阻力圈构成;阻力圈为水平设置的环状钢圈,多个阻力圈由上至下排布,阻力圈与筒形主体内壁紧贴且与筒形主体内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由混凝土筒形主体、以及混凝土筒形主体内设置的多个阻力圈构成;混凝土筒形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由上至下排布水平的环形槽,每个环形槽内设置有一个阻力圈,阻力圈为环状钢圈。
本实用新型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运行时滤料填充至滤料层上表面在最上层的阻力圈之上150mm,运行过程中阻力圈能够改变池壁附近垂直方向水流运动轨迹,迫使水流呈非直线运动状态,使得滤速降低,避免短流发生,并且反冲洗时滤料层中流速均匀,滤料层不易板结;同时滤速降低和水流的非直线运动能够使处理水与滤料充分接触,能够获得均匀稳定出水,水质稳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含滤料层的地下水除铁除锰、给水处理或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深度过滤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滤料层上表面;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五中混凝土筒形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b为滤料层上表面;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五中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水处理高效防短流接触滤池由筒形主体1、以及筒形主体1内壁设置的多个阻力圈2构成;阻力圈2为水平设置的环状钢圈,多个阻力圈2由上至下排布,阻力圈2与筒形主体1内壁紧贴且与筒形主体1内壁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智灵,未经江智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8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度可调的隐框幕墙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用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