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9372.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4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奕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检测 电路 电动汽车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及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领域,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多个采集支路用于获取采集点处的电信号;多路复用器用于将多个电信号中的一个电信号从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输出;比较器用于将电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电平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比较器输出的电平信号判断对应采集支路连接的继电器是否发生故障。其中,多个采集支路能够采集到继电器模组中每个采集点的电信号,通过多路复用器输入至比较器中转换为电平信号,从而使得处理器可以根据电平信号判断对应采集支路连接的继电器是否发生了故障,保证故障检测电路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继电器模组中哪个继电器发生了故障,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迅猛发展,目前用于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中使用的高压继电器触点粘连是新能源汽车的常见故障,由于高压继电器的触点间通过高压、大电流,很难实时监控触点状态,导致故障不能及时发现,若不能及时检测出高压继电器的故障,使高压继电器继续带“病”工作,经常会让后级电路承受带载切换的冲击,在关断或再次闭合时,也会对后级电路产生大的浪涌冲击,严重影响后级电路使用寿命,也给维修增加了难度。对此,一般使用带反馈触点的继电器,以通过反馈触点反馈的反馈信号来判断高压继电器的状态,但是带反馈触点的继电器容易出现反馈触点失效的故障,从而出现无法保证准确判断高压继电器状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及电动汽车,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判断高压继电器状态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电路,用于对电动汽车的继电器模组进行检测,所述继电器模组包括多个继电器,所述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多个采集支路,每一所述采集支路的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继电器的采集点连接,以用于获取所述采集点处的电信号;多路复用器,其与所述多个采集支路分别连接,以用于将多个采集支路采集的电信号中的一个电信号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输出;比较器,其一输入端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输入端接入基准电压,所述比较器用于将所述电信号与所述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以输出对应的电平信号;处理器,其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以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器输出的电平信号判断对应采集支路连接的继电器是否发生故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故障检测电路中的多个采集支路能够采集到继电器模组中每个采集点的电信号,通过多路复用器输入至比较器中,以将该电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从而使得处理器可以根据电平信号判断对应采集支路连接的继电器是否发生了故障,保证故障检测电路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继电器模组中哪个继电器发生了故障,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比较器的一输入端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输入端接入基准电压,当所述电信号大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当所述电信号小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可选地,每个所述采集支路包括第一限流单元以及第二限流单元;所述第一限流单元的一端与所述采集点连接,所述第一限流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限流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限流单元的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采集点处采集的电信号经过限流单元后,能够变成较小的电信号,从而可以保证比较器的安全工作,从而保证故障检测电路能够准确的检测故障。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流单元包括一个电阻或者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包括一个电阻或者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奕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奕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9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