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琴专用主动式压电拾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1380.1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东;吴宪忠;李中云;吴钦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天谱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K9/122;G10D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安国律师事务所 44317 | 代理人: | 王祎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琴 专用 主动 压电 拾音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琴专用主动式压电拾音器,包括拾音器底座、压电感应条支架、压电感应条和琴弦枕,所述压电感应条支架设置于拾音器底座上,所述琴弦枕把压电感应条固定在压电感应条支架上,所述压电感应条的任一端信号连接数字音频处理器。本发明安装简单快捷、携带小巧方便,无需要松掉琴弦即可安装,能与古琴琴体完美的结合,不损伤琴体,能采集得到琴体最大共振振幅及其频率,快速响应拾音瞬态;不仅能同时拾取到琴弦、琴桥与琴板各部位同时振动发出的声音,而且能捕捉拾取到琴弦细微的振动,拾音效率高、可调整性强、无失真、无底噪、无啸叫反馈、传声增益高,能高度还原古琴琴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琴专用主动式压电拾音器。
背景技术
古琴是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中国传统乐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华文化中瑰宝。由于古琴多为老桐木板和老杉木板制作,琴的板体厚实,共鸣腔体积小,不易谐震共鸣,所以演奏时发出的音量很小,(据实测,古琴七根弦奏响时的声压只在50~60分贝之间,不超60dB),所以放大古琴这种奏响时的“古朴、灵动、幽深、意境空灵”的音色尤为重要。现今传统的手段是采用电容话筒拾音,这种拾音方式受拾音位置、距离、区域影响很大,且传声增益小,想大音量收音放大,极易产生回授现象(啸叫现象和低频嗡声),特别是小型电容话筒夹在古琴音孔位置的拾音方式,造成“腔音”严重,音质浑浊。古琴最精髓的“泛音”和琴弦细微振动的余音拾取不到,更由于电容话筒拾音范围较大,容易拾取到周围环境的噪声,渗杂着环境噪声让扩大的声音变的更为不干净。
因此,研制一种使用方便、底噪小、拾音灵敏、瞬态响应快,更能真实还原古琴原音的拾音设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底噪小、拾音灵敏、瞬态响应快的古琴专用主动式压电拾音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拾音器底座、压电感应条支架、压电感应条和琴弦枕,所述压电感应条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度调节杆可拆卸地设置于拾音器底座上,且高度调节杆与压电感应条支架、拾音器底座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压电感应条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安装槽,前侧设置琴槽,在安装槽中设置压电感应条,在安装槽顶部设置有琴弦枕,琴弦枕把压电感应条固定在安装槽中,所述压电感应条的任一端设置信号输出插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安装简单快捷、携带小巧方便,无需要松掉琴弦即可安装,能与古琴琴体完美的结合,不损伤琴体,能采集得到琴体最大共振振幅及其频率,快速响应拾音瞬态;不仅能同时拾取到琴弦、琴桥与琴板各部位同时振动发出的声音,而且能捕捉拾取到琴弦细微的振动,拾音效率高、可调整性强、无失真、无底噪、无啸叫反馈、传声增益高,能高度还原古琴琴声;另一方面,本装置还能用于现有的各类弦乐器上,只需安装在各类弦乐器上的相应位置,即可进行拾音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中压电感应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运行原理图
图中标号:1~拾音器底座,1a~安装卡槽,2~压电感应条支架,2a~高度调节杆,2b~安装槽,2c~琴槽,2d~安装卡块,3~压电感应条,3a~信号输出插头,4~琴弦枕,5~数字音频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天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天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1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装置及家具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安装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