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通道多功能集成刹车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1829.4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7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王东峰;姜晗;马晓杰;马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42 | 分类号: | B64C25/42;B64C25/44;B60T8/171;B60T8/175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多功能 集成 刹车 模块 | ||
本发明属于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多功能集成刹车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表面的第一压力伺服阀和第二压力伺服阀,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液压保险和第二液压保险,以及设置在壳体上表面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且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伺服阀的后方,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二伺服阀的后方;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一油滤组件安装第一刹车管嘴,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油滤组件安装第二刹车管嘴;第一压力伺服阀、第二压力伺服阀、第一液压保险、第二液压保险分别通过对应的管路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磁阀和液控单向阀连通,解决分立式刹车系统重量大、可靠性低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多功能集成刹车模块。
背景技术
刹车系统作为飞机的重要功能子系统,其可靠性对飞机起飞着陆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根据波音公司的统计,在2005至2014年十年间,飞机在地面机动时发生的灾难性事故占到了总事故的41%。其中多数事故与刹车系统故障有关,刹车系统故障模式包括:泄漏、污染引起的卡滞与伺服阀性能超差等。
传统的液压刹车由于液压控制附件多、管路及接头多,系统故障多,并且易发生泄漏进而引发火灾。据统计,国内分立式液压元件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由于元件多、产品体积大、重量重、管路长、泄漏点多,核心执行元件压力伺服阀抗污染能力差,系统的MTBF仅为300小时,远不满足民用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通道多功能集成刹车模块,解决分立式刹车系统重量大、可靠性低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通道多功能集成刹车模块,所述刹车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表面的第一压力伺服阀和第二压力伺服阀,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液压保险和第二液压保险,以及设置在壳体上表面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压力伺服阀的后方,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二压力伺服阀的后方;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一油滤组件安装第一刹车管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油滤组件安装第二刹车管嘴;
所述第一压力伺服阀、第二压力伺服阀、第一液压保险、第二液压保险分别通过对应的管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磁阀和液控单向阀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液压保险的出口与第一油滤组件的中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液压保险的出口与第二油滤组件的中间。
(2)所述壳体上表面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所述圆形凸台内部,且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
(3)所述壳体外廓尺寸的长宽高依次为136mm、146mm、55mm,所述刹车模块外廓尺寸的长宽高依次为210mm、203.2mm、131.4mm。
(4)所述刹车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单向阀、第一转换阀和第二转换阀;
所述第一压力伺服阀的进油口与液控单向阀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伺服阀的刹车口与第一转化阀的一端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压力伺服阀的回油口与单向阀的进油连接;
所述第二压力伺服阀的进油口与液控单向阀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伺服阀的刹车口与第二转化阀的一端进油相连,所述第二压力伺服阀的回油口与单向阀的进油连接;
所述第一液压保险的进油口与第一转换阀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液压保险的出油口接左刹车模块;
所述第二液压保险的进油口与第二转换阀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保险的出油口接右刹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1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