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五折碳素纤维伞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2871.8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冲芬;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开拓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19/10 | 分类号: | A45B19/10;A45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碳素 纤维 伞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五折碳素纤维伞骨,涉及伞具配件,旨在解决与骨撑固定连接的伞珠在伞面缝合时伞面不易定位,影响人们的缝合操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伞珠的末端设有上夹部和下夹部,上夹部和下夹部之间形成有具有开口用于夹持伞面边沿的夹持空间,上夹部和下夹部始终提供夹持伞面的夹持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夹部和下夹部对伞面的边沿进行预固定,提高伞面的工整度且方便人们后续对伞面的缝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五折碳素纤维伞骨。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者遮蔽雨、雪的工具,比如常用的雨伞和防紫外线的遮阳伞,伞包括伞杆、伞架和伞面,其中伞架是主要的开合机构,它是由移动副和转动副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一般来说按照伞架的折数,目前市场中的伞具主要分为四大类:直杆伞(一折伞)、两折伞、三折伞和五折伞,其中伞骨的结构强度对折叠伞的抗风强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伞架的末端常通过伞珠与伞面缝合连接,人们将伞珠固定连接在伞骨上避免折叠伞在折叠张开的过程中与伞骨分离,但在伞面通过伞珠与伞骨缝合连接时,不便于伞面的缝合而导致伞面出现不工整的情况。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五折碳素纤维伞骨,通过上夹部和下夹部对伞面的边沿进行预固定,提高伞面的工整度且方便人们后续对伞面的缝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五折碳素纤维伞骨,包括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骨撑,所述骨撑的末端设有用于缝合伞面的伞珠,所述伞珠的末端设有上夹部和下夹部,所述上夹部和下夹部之间形成有具有开口用于夹持伞面边沿的夹持空间,所述上夹部和下夹部始终提供夹持伞面的夹持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缝合伞面时,能将伞面的边沿夹持在夹持空间内,通过伞珠末端的上夹板和下夹板对伞面的边沿进行夹持固定,便于人们在缝合伞面时保持伞面的平整,方便人们对伞骨和伞面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部和下夹部具有弹性恢复特性,所述上夹部和下夹部朝向夹持空间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交错设置的凸齿一和凸齿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夹部和下夹部的一侧设置交错设置的凸齿一和凸齿二,能增大上夹部和下夹部对伞面进行夹持时伞珠与伞面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上夹部和下夹部对伞面的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凸齿一和凸齿二相互啮合用以封闭夹持空间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齿一和凸齿二相互啮合,并且封闭夹持空间的开口,从而在伞面边沿的缝合部能嵌于夹持空间内,并且啮合的凸齿一和凸齿二在夹持伞面时,能对伞面边沿的缝合部起到格挡的作用,提高伞面与骨撑缝合时的稳定性,提高伞面的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伞珠与骨撑的末端卡接,所述伞珠上开设有缝纫孔,所述骨撑上开设有与缝纫孔连通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伞珠和骨撑上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缝纫孔和通孔,使得在缝合伞面和伞珠时,能提高伞珠与骨撑以及伞面的连接强度,且提高伞珠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夹部的末端背向上夹部的方向弯曲形成翻折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夹部末端背向上夹部的方向弯曲形成翻折部,便于人们将伞面的边缘嵌于夹持空间内,方便伞面和伞珠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开拓伞业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开拓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2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段式回热系统疏水近T型管
- 下一篇:一种园林生态景观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