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偿式流量随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3430.X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马福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福祯 |
主分类号: | F16K31/385 | 分类号: | F16K31/385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流量 随动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补偿式流量随动阀,通过设置自上向下依序连接的密封管、上层膜盒、下层膜盒和底座;上层膜盒内设有第一上感应腔和第一下感应腔;第一上感应腔通过前反馈管与空气管路连通;第一下感应腔通过后反馈管与空气管路连通;下层膜盒内设有第二上感应腔和第二下感应腔;第二上感应腔设有出气孔;第二下感应腔通过第三反馈管与底座上的出气腔连通;底座内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通过金属阀芯与通孔的盖合和脱开,来实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断开和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层膜盒,上下两层膜盒的腔内有极小的压力差存在,内部产生的动作压力都会满足顶部控制室所需要的压力信号,从而极大提高阀门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比例调节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流量自动跟随和调整的补偿式流量随动阀。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燃气燃烧系统,大多为单层膜片式结构流量调节,然在燃气或空气管路的气压出现较小波动工况下,孔板前后压差不稳定,单层膜片灵敏度小,很难保证空气和燃气的流量控制,影响空气和燃气进入混合气的比例,导致一些问题:首先很难保证空气和燃气的流量控制,影响空气和燃气的调节比例;其次,空气和燃气的压力波动会导致比例阀工作状态不稳定,不能充分混合空气和燃气;为克服这些缺陷,提高燃气压力的稳定性、节能环保,对燃烧系统设备中的补偿式流量随动阀进行了研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气流量自动跟随和调整的补偿式流量随动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补偿式流量随动阀,包括自上向下依序连接的密封管、上层膜盒、下层膜盒和底座;
所述上层膜盒包括上层上膜盒、上层密封膜片和上层下膜盒;所述上层上膜盒与上层下膜盒围合形成第一感应腔;所述上层密封膜片设在所述第一感应腔的中部,并将第一感应腔分成第一上感应腔和第一下感应腔;所述第一上感应腔通过前反馈管与空气管路连通;所述第一下感应腔通过后反馈管与空气管路连通;
所述下层膜盒包括下层上膜盒、下层密封膜片和下层下膜盒;所述下层上膜盒与下层下膜盒围合形成第二感应腔;所述下层密封膜片设在所述第二感应腔的中部,并将第二感应腔分成第二上感应腔和第二下感应腔;所述第二上感应腔上设有出气孔;所述第二下感应腔通过第三反馈管与所述底座上的出气腔连通;
所述底座内的进气腔位于出气腔上方,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通过金属阀芯与通孔的盖合和脱开,来实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断开和连通;所述进气腔与燃气管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出气腔与所述燃气管路的输出端连通;
所述密封管与所述第一上感应腔连通;所述第二下感应腔与所述底座的进气腔之间设有小密封膜片;
所述金属阀芯的中心点上垂直固定有调节连动螺杆;所述调节连动螺杆垂直穿过所述小密封膜片和下层密封膜片并分别与所述小密封膜片和下层密封膜片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连动螺杆的顶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层密封膜片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密封膜片通过弹簧与所述密封管顶部的弹簧固定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管路上还设有孔板;所述前反馈管设在所述孔板的前部;所述后反馈管设在所述孔板的后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管的顶部还设有铝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连动螺杆垂直穿过所述小密封膜片和下层密封膜片上的托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密封膜片和下层密封膜片上分别设有上层膜片托盘和下层膜片托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下部还是设有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福祯,未经马福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3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桁架臂及工程车辆
- 下一篇:可调式减振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后桥、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