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的光感应按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6076.6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2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宫承祥;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46 | 分类号: | B66B1/46;B66B1/3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感应 按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光感应按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中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接收装置与红外发射装置一一匹配相对设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向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设置于空腔的下半部。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实现电梯的无接触式控制,防止按钮的物理接触导致的公共卫生的安全风险,提高电梯按钮的安全性;通过将感光器件设置在感光区域的上方,防止外界环境的光线感干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防止发生误触,提高电梯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按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的光感应按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 (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 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 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目前,目前电梯行业中,通常采用的是按压式按键,这种按键在公共场合会被大量的人接触,会带来疾病传播等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有采用非接触式按钮,当前电梯行业中使用的感应按钮,以电容式感应为主。通过增大电容式感应按钮的灵敏度,也可实现距离4-5mm的非接触触发,但当灵敏度变高后,按钮误触发的几率会大大地增加,且用户需要非常小心且缓慢的接近按钮表面,才能确保无接触的按下按钮,这样非常不人性化,且误触风险较大。为了避免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人们急需一种非接触式的,安全可靠的电梯按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的光感应按钮,此按钮的所采用的内凹式感应区域设计,避免了误触发现象,同时因为是光遮挡原理,实现了快速的非接触式触发,使用方便,且更加的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接触式的光感应按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中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接收装置与红外发射装置一一匹配相对设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向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设置于空腔的下半部。通过设置光学进行按键感应操作,无需进行实体接触即可对电梯进行操作,大大提高电梯在使用中的安全,降低了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提高了公共环境卫生。
通过将感光装置设置在按钮腔体的上方,能减小外界光源对设备的干扰,提高电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光感应按钮的优选结构,所述外框的空腔为水平设置的孔洞,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和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设置于所述孔洞的洞口向内部延伸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包括第二红外发射管、第一红外发射管,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管设置于所述孔洞中部的左下角,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设置于所述孔洞中部的右下角。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包括第一红外接收管、第二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设置于所述孔洞中部的左上角,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设置于所述孔洞中部的右上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与第一红外接收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管与第二红外接收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管、第一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的红外光的路径均通过所述孔洞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6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漂浮式综合能源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油冷却器弹压式真空钎焊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