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分子材料挤出螺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6734.1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伟东传送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505 | 分类号: | B29C48/505;B29C48/55;B29C48/68;B29C48/68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张建利 |
地址: | 22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材料 挤出 螺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材料挤出螺杆结构,其包括料筒和螺杆,螺杆包括第一子螺杆,其中,第一子螺杆的外表面上设有正螺旋螺纹;料筒包括第一子料筒,第一子料筒在靠近第一子料筒初始端的侧面上设有进料口,第一子料筒的内表面设有反螺旋螺纹,第一子料筒靠近第一子料筒末端的侧面处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第一子料筒初始端之间的距离为料筒长度的0.50‑0.70。可使得从进料口注入的超高分子粉料,在未到达熔融状态时,从出料口挤出,这一结构改变了超高分子材料的生产时的状态,避免因超高分子材料的特殊熔体性质带来的困难,且可使得超高分子材料的制成品的表面不会出现竹节现象,不影响其表面光滑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分子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分子材料挤出螺杆结构。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加工成型一般采用螺杆挤出法。现有技术中的挤出机的挤压系统由料筒、螺杆、底座、支架等部分组成。料筒内开设有轴向槽,螺栓具有首尾连贯的同一方向螺纹,料筒末端连接出料口和模具。从料筒的进料口注入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经过螺杆螺旋输送,粉末状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在螺杆剪切和料筒的外热作用下,逐步熔融塑化,在出料口的模具的高温高压下挤出后冷却成型,在螺杆的螺旋输送过程中受热、剪切、塑化,最终连续挤出,实现自动化生产。
由于超高分子材料本身的大分子链特性,分子间结构应力造成超高分子材料挤塑需要更长的时间,还会发生熔体破裂,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该生产工艺下,超高分子材料的制成品存在竹节现象,影响其表面光滑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分子材料挤出螺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超高分子材料的制成品的表面存在竹节现象,影响其表面光滑度的问题,但不影响制成品的压实密度和强度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分子材料挤出螺杆结构,包括料筒和螺杆,所述螺杆包括第一子螺杆,其中,所述第一子螺杆的外表面上设有正螺旋螺纹;所述料筒包括第一子料筒,所述第一子料筒在靠近所述第一子料筒初始端的侧面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子料筒的内表面设有反螺旋螺纹,所述第一子料筒靠近所述第一子料筒末端的侧面处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子料筒初始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料筒长度的0.50-0.70。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还包括第二子螺杆,所述第二子螺杆与所述第一子螺杆一体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子螺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子螺杆的初始端相连;所述第二子螺杆的外表面上设有反螺旋螺纹;
所述料筒还包括第二子料筒,所述第二子料筒与所述第一子料筒一体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子料筒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子料筒的初始端相连;所述第二子料筒的内表面上设有正螺旋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呈漏斗状或者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子料筒初始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料筒长度的0.67。
进一步地,还包括模具,所述模具与所述出料口采用分体设置方式,所述模具与所述出料口的末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材质为合金钢。
进一步地,所述料筒的材质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伟东传送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伟东传送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6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