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放大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6844.8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权;张毅;熊得剑;汤福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皮克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9 | 分类号: | H04B10/29;H04B10/40;G01D5/353;G09G3/32;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北区天***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放大器 传感器 | ||
一种光纤放大器传感器,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该光纤放大器传感器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底部内壁焊接有控制芯片、输出回路模块、抗干扰输入输出回路模块和电源回路模块,所述保护壳底部外壁焊接有电源前级输入回路模块,输出回路模块和抗干扰输入输出回路模块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电源回路模块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当控制芯片处理好数据时,通过输出回路模块将数据信号输出,当需要扩展抗干扰输入输出功能时,这时控制芯片就相当于一个主机,控制芯片通过抗干扰输入输出回路模块输出PWM波到相应的扩展从机接口,然后通过从机调整相位的方式实现控制芯片和从机互不干扰的输出有用信号,另外本装置支持一个控制芯片可以扩展八个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放大器传感器。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在传统的光纤通信系统中,为了克服光纤损耗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需要每隔一定的距离对衰减了的光信号进行再生中继。而传统的中继器放大光信号时,需要进行光电转换、电放大、再定时、脉冲整形以及电光转换,尽管这个过程对于中等速率的单波长很适用,但对于高速多波长系统则不适用,存在传输瓶颈,所以各种光放大技术的研究对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现有技术存在很多缺点,市面常见的抗干扰电路大多采用双路输出方式,该方式操作繁琐且效果差,而且只支持两路扩展,从而导致扩展性差,电源部分多采用低效率线性稳压电源或者劣质开关电源,造成了因为电源质量差从而导致传感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差的缺点,时钟部分大多采用内部时钟,内部时钟因为温度特性和稳定性差的原因导致使用内部ADC采样时稳定性会变差,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的数码管采用三极管驱动再加上电源输出功率问题从而降低了显示亮度导致可视性变差,发光装置和接收装置都是采用市面上的普通产品,从而造成了装置的温度响应和稳定性都不能更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放大器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干扰输入输出回路模块采用双通道独立输出方式,该方式使用繁琐,而且只支持两路扩展,电源多采用低效率线性稳压电源或者劣质开关电源使得电源质量差从而导致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保护壳,其中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有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回路模块和分别与所述控制回路模块连接的时钟输入回路模块、复位回路模块、按键输入回路模块、存储回路模块、输出回路模块、抗干扰输入输出回路模块、A/D转换模块、发光控制回路模块和数码管显示回路模块,其中所述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二级放大回路模块,并且所述二级放大回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调理放大回路模块,所述调理放大回路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发光控制回路模块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发光控制回路模块的另一端与反馈回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回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集连接,所述发射集通过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LED灯的阳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出回路模块设置有输出接口。
优选地,所述抗干扰输入输出回路模块设置有输入/输出接口。
优选地,所述时钟输入回路模块设置有提供高稳定时钟的外部晶振。
优选地,在所述保护壳中央部位焊接设置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上方依次并列焊接设置调理放大回路模块、二级放大回路模块、电源回路模块、反馈回路模块和发光控制回路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下方依次并列焊接设置时钟输入回路模块、复位回路模块、按键输入回路模块和存储回路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左侧依次并列焊接设置数码管显示回路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右侧依次并列焊接设置输出回路模块和抗干扰输入输出回路模块。
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光敏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LED灯插接在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皮克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皮克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6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远程集散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质雷达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