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态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8472.2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牟建仕;张腾;禹杰;陆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三元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0562;H01M10/0565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池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公开了一种固态电池组,包括电池盒,电池盒内开设有多个电池槽,每个电池槽内固定有一个固态电池,且将多个固态电池串联在一起,固态电池下方设有线路铺设管道,固态电池上方设有冷却槽,冷却槽内设有冷却材料;所述的固态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内固定有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两侧分别固定有正极活性材料与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的固体电解质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a,正极活性材料与负极活性材料上都固定有与螺旋状凹槽a相配合的螺旋状凸起块,凸起块卡装在螺旋状凹槽a内;正极活性材料的左侧固定有正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右侧固定有负极集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电池组。
背景技术
固态电池是一种功率密度低、能量密度高、体积小、柔性高、比传统电池更加安全的新型电池,且由于固态电池的功率比重较高,因此固态电池是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池。由于单个固态电池的放电电压受到所用的材料的影响,因此需要将多个固态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提供所需的电压和容量;但是现有的固态电池组中的固态电池结构存在固体电解质固定不牢固,且多个固态电池串联以后,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电池组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自然冷却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散热速度慢,而且散热效果差,从而严重影响了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如申请号“CN201820718991.0,一种全固态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 在电池盒的一侧开设有散热框,且散热框内设有若干个风扇,这种不仅要额外对散热风扇提供电能,且散热效率低下,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候,散热框与散热风扇起不到扇热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固态电池组中的固态电池结构存在固体电解质固定不牢固,且多个固态电池串联以后,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固态电池组,包括电池盒,电池盒内开设有多个电池槽,每个电池槽内固定有一个固态电池,且将多个固态电池串联在一起,固态电池下方设有线路铺设管道,固态电池上方设有冷却槽,冷却槽内设有冷却材料;所述的固态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内固定有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两侧分别固定有正极活性材料与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的固体电解质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a,正极活性材料与负极活性材料上都固定有与螺旋状凹槽a相配合的螺旋状凸起块,凸起块卡装在螺旋状凹槽a内;正极活性材料的左侧固定有正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右侧固定有负极集流体。
所述的正极集流体与负极集流体上都开设有凹槽b,正极活性材料上的凸起块卡装在正极集流体上的凹槽b内,负极活性材料上的凸起块卡装在负极集流体上的凹槽b内。
所述的电池盒内设有MCU处理单元,MCU处理单元电连接固态电池。
所述的冷却材料为水循环冷却或者半导体冷却。
所述的冷却槽呈倒U型,冷却槽扣在固态电池上方。
所述的正极集流体与负极集流体外圈设有绝缘布,绝缘布一层层的缠绕在正极集流体与负极集流体外圈上。
所述的绝缘布外圈设有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呈环状卡装在绝缘布外圈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槽,对固态电池进行快速散热,另外将螺旋状凹槽a与凸起块的配合,使得正极活性材料与负极活性材料紧固在固体电解质上,从而有效的放置固体电解质发生偏移、脱落、剥离的现象,另外也增大了使得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与固体电解质的接触面面积,降低了电磁的内部电阻,提高了固态电池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态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主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三元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三元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8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