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浇注聚氨酯板材的模具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9724.3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4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袁念眉;曹宽;倪念军;郭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盈乐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K75/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金蓉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浇注 聚氨酯 板材 模具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浇注聚氨酯板材的模具传送装置,包括用于搭载模具的载具,还包括用作所述载具移动路径的载具轨道,该载具轨道用于引导所述载具起伏动作。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注塑原料能较快地充满模腔,提高成品的均匀度,避免出现缺胶缺陷,提高产品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板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浇注聚氨酯板材的模具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减振材料多为废旧橡胶回收再加工而得,其阻尼性能差,寿命短,且有效阻尼温域过窄,很难应用于应用条件较高的领域。而聚氨酯材质减振材料其具有的宽温域、高阻尼性能、低静刚度的优点,使得这款产品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市场。聚氨酯弹性垫板一般通过浇注发泡成型,产品模具放置在轨道上依次通过浇注设备的浇注口,聚氨酯材料通过浇注口进入到模具型腔内,关闭模具后在模腔内完成化学反应及发泡。
现有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特低密度灌注鞋垫及其制作方法”、公告号为的CN105058677B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具体公开了在注塑时,将模具倾斜设置,模具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至25°之间,且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模具中具有注塑入口的一侧高于模具的另一侧,通过控制模具的倾斜角度,使泡棉原料均匀地流动至模具的每一个角落上,从而确保发泡过程中发泡原料能够均匀地发泡,发泡形成的鞋垫更为均匀。
但是,该专利公开的成型方法不适用于低密度聚氨酯板材制造。在生产密度较小的聚氨酯板材时,由于单次浇注的聚氨酯材料用量较少,板材模具比鞋垫模具大,仅仅将模具倾斜不能使原料较快地均匀充满模腔,造成模腔四周的料量明显较模腔中心少,导致这样聚氨酯板材的均匀度较差,且聚氨酯板材四周缺出现胶缺陷,使得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用于浇注聚氨酯板材的模具传送装置,其针对注塑板材生产的注塑成型而设计,并且能够使注塑原料能较快地充满模腔,提高成品的均匀度,避免出现缺胶缺陷,提高产品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浇注聚氨酯板材的模具传送装置,包括用于搭载模具的载具,还包括用作所述载具移动路径的载具轨道,该载具轨道用于引导所述载具起伏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轨道包括第一轨段,该第一轨段配置有弧形轨,该弧形轨用于引导所述载具沿第一预定方向起伏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轨配置为下凹状轨道和/或波浪状轨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轨配置为下凹状轨道,所述下凹状轨道的弦长等于所述载具在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轨配置为波浪状轨道,该波浪状轨道的半个波长等于所述载具在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轨道包括第二轨段,该第二轨段用于驱动所述载具沿第二预定方向起伏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轨道还包括第二轨段,该第二轨段位于所述第一轨段的末端,该第二轨段用于驱动所述载具沿第二预定方向起伏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段包括一对轨道件和驱动所述两个轨道件交替升降的驱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导杆和与所述轨道件连接轨道支撑件,所述轨道支撑件套设于所述导杆,所述气缸驱动所述轨道支撑件沿所述导杆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件轨面配置为阶梯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盈乐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盈乐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9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远程人脸识别车辆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