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9753.X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H01R4/66;H01R4/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接地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接地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中央竖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部中央套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焊接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焊接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安装有接地金属棒。通过在轨道接地装置的上端设置多个缓冲机构,在车辆行走的过程中遇到轨道节点可以灵活的调整自身的高度避免卡死现象,同时接触地面的一端由于不再是刚性接触地面,可以很好的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接地装置为主要应用于港口装卸设备上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通过接地装置与行走轨道接触对大地进行放电,能够防止高压危险。现有的接地装置结构简单,不够灵活,在行走到轨道节点时由于摩擦力较大容易产生卡死现象,接地装置常年接触地面磨损严重,没有一个很好的缓冲机构来防止卡死和磨损。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接地装置,解决轨道接地装置不够灵活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用接地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中央竖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部中央套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焊接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中央水平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部中央套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两端焊接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焊接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安装有接地金属棒。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座的形状呈开口向下的U字形,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安装在车辆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一滑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滑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滑块两端的第一弹簧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弹簧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滑块两端的第二弹簧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部。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轨道接地装置的上端设置多个缓冲机构,在车辆行走的过程中遇到轨道节点可以灵活的调整自身的高度避免卡死现象,同时接触地面的一端由于不再是刚性接触地面,可以很好的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槽的右视图。
图中标号:安装座-1;第一滑槽-2;第一连接杆-3;第一滑块-4;第一弹簧-5;第二滑槽-6;第二连接杆-7;第二滑块-8;第二弹簧-9;支撑杆-10;接地金属棒-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未经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97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工程电缆用铺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泵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