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管立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0024.6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3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彬;刘延奎;姜银波;郭海松;王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F28F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管 立式 换热器 | ||
1.一种列管立式换热器,包括上端盖(1)、冷却罐体(2)和下端盖(3),其特征是,所述上端盖(1)的第一连接板(12)和冷却罐体(2)上端的第二连接板(21)通过钢针(213)和锁紧装置(6)固定在一起,冷却罐体(2)下端的第三连接板(22)和下端盖(3)的第四连接板(32)通过钢针(213)和锁紧装置(6)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板(22)上安装锁紧装置(6),第二连接板(21)和第四连接板(32)上安装钢针(213);
所述上端盖(1)的第一连接板(12)的上端面上有凸起圆环(121),凸起圆环(121)中心有贯穿第一连接板(12)的孔,凸起圆环(121)上安装有锁紧装置(6);
所述锁紧装置(6)包括锁紧壳体(61),锁紧壳体(61)下方有凸起块(612),凸起块(612)的直径小于凸起圆环(121)的内径且凸起块(612)与凸起圆环(121)通过螺纹连接;锁紧壳体(61)内有一个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空腔从上到下安装有弹簧(62)、圆环(63)和钢珠(64),弹簧(62)一端与圆柱形空腔的上面连接,另一端与圆环(63)连接,圆环(63)中间有孔,圆环(63)下方为钢珠(64),圆柱形腔体的下面为凹面(611),凹面(611)中心为通孔,通孔贯穿凸起块(612);
所述第二连接板(21)的上端面上安装有钢针(213),钢针(213)上有配合钢珠(64)的环形凹槽;
所述第三连接板(22)的上端面上安装锁紧装置(6),第四连接板(32)的上端面安装钢针(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上端盖(1)包括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2)上端为上壳体(11),上壳体(11)内安装有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将上壳体(11)从左到右分为三个腔体,依次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上壳体(11)上端的管程出口(5)与第一腔体连通,上壳体(11)上端的管程入口(4)与第三腔体连通;所述下端盖(3)包括第四连接板(32),第四连接板(32)下端连接下壳体(31),下壳体(31)内安装有第三隔板(33),第三隔板(33)将下壳体(31)分为两个腔体,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管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上端盖(1)和下端盖(3)之间为冷却罐体(2),冷却罐体(2)内安装有列管(9),列管(9)包括第一列管、第二列管、第三列管和第四列管;第一列管上端在第一腔体内下端在第四腔体内,第二列管上端在第二腔体内下端在第四腔体内,第三列管上端在第二腔体内下端在第五腔体内,第四列管上端在第三腔体内下端在第五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列管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相邻列管(9)之间有折流挡板(10),第一列管和第二列管之间为第一折流挡板,第一折流挡板上端与第二连接板(21)连接下端与第三连接板(22)不连接,第二列管和第三列管之间为第二折流挡板,第二折流挡板上端不与第二连接板(21)连接下端与第三连接板(22)连接,第三列管和第四列管之间为第三折流挡板,第三折流挡板上端与第二连接板(21)连接下端不与第三连接板(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列管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罐体(2)靠近第四列管的侧面的上端安装有壳程进口,冷却罐体(2)靠近第一列管的侧面下端安装有壳程出口(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罐体(2)包括第二连接板(21)和第三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1)上端面有隔板凹槽(211),隔板凹槽(211)内有弹性垫(212);第三连接板(22)下端面有隔板凹槽(211),隔板凹槽(211)内有弹性垫(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00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回收三甘醇脱色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钯碳催化剂的投料除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