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0420.9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璐;郭大洲;陈智家;杨治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板 安装 支架 | ||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包括手刹拉线安装板和两个副仪表板安装板,两个副仪表板安装板分别设置手刹拉线安装板两侧并形成U形结构,所述手刹拉线安装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手刹拉线安装板上还设有供手刹拉线通过的手刹拉线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U形结构增加刚度,降低对安装精度的要求,减小安装难度;减少了零件和定位工装,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副仪表板与手刹之间相对位置干涉或者间隙过大;提升安装支架的结构刚度,减小形变量,确保足够面积的焊接面;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副仪表板是车内部重要的装饰件,同时还承载着换档机构,手刹机构,杯托,电子手刹按钮等结构。目前现有车型中,副仪表板通过副仪表板安装支架与车身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一般存在对称的左右安装支架,每个支架与中央通道或者前地板进行Z向(竖直方向)连接,由于连接部位板料(前地板或中央通道)较薄,焊接连接面积小,同时支架Z向尺寸偏高,使得支架刚度较差,在焊接过程中支架容易变形,影响到后续副仪表板装配精度,同时影响到副仪表板与手刹的相对位置;且中央通道上通常还安装了手刹拉线安装支架,中央通道上固定的结构多,导致结构不稳定,成本相对高,安装难度大。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其公开号CN204472584U,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间隔设置的第二支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之间的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其不足之处是,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支架,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且与手刹拉线安装支架分离式设置,影响到副仪表板和手刹的相对位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刚度低,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影响到副仪表板和手刹的相对位置,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刚度高,安装精度要求低,安装效率高,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包括手刹拉线安装板和两个副仪表板安装板,两个副仪表板安装板分别设置手刹拉线安装板两侧并形成U形结构,所述手刹拉线安装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手刹拉线安装板上还设有供手刹拉线通过的手刹拉线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通过将手刹拉线安装支架和副仪表安装支架合二为一,形成U形结构,U形结构底板,即手刹拉线安装板外侧面用于安装手刹拉线,两个侧板,即副仪表板安装板外侧面用于与副仪表板内壁连接,U形结构提高自身刚度,减少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变形,减少副仪表板的安装精度要求,降低安装难度;减少了零件和定位工装,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副仪表板与手刹之间相对位置干涉或者间隙过大;通过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加强安装支架刚度;手刹拉线通过手刹拉线安装孔与手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前加强筋和后加强筋,所述前加强筋呈放射状分布。
由于手刹拉线安装板下方需要设置手刹拉线等结构,为了更好地提升手刹拉线安装板刚度,将加强筋分前后设置,分别设置在靠近手刹的前侧和远离手刹的后侧,使手刹拉线安装板各处均得到加强。放射状分布的前加强筋尽最大可能覆盖手刹拉线安装板的前部,使手刹拉线安装板前部刚度得到充分增强,且相邻两个前加强筋之间留有足够空间与下方的中央通道等结构连接,如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加强筋设置若干个并向手刹拉线安装板边缘延伸。
后加强筋用于增强手刹拉线安装板后部的刚度,由于手刹拉线安装板后部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与下方的中央通道等结构焊接,因此若干后加强筋之间留有足够的焊接面,延伸到边缘的后加强筋方便加工,且使加强板后部边缘的刚度得到充分增强。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还包括侧加强筋,所述侧加强筋设置在手刹拉线安装板和两个副仪表板安装板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0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景观池池内台阶节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