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成型PHC管桩防冻胀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2057.4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剑;曹凯;侯珺;朱建国;刘宏杰;杨晓鹏;高纪尧;申翔;刘明;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蔡宗慧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成型 phc 管桩防 冻胀 钻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引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成型PHC管桩防冻胀钻孔装置,管桩钻孔后需要二次引孔打出防冻胀部分,一次成型PHC管桩防冻胀钻孔装置,包括钻头,所述钻头顶端为连接件,所述钻头包括中部的立柱和螺旋排布于立柱表面的钢板,所述钻头按照钢板宽度不同分为靠近连接件的加径钻和加径钻下方的引孔钻,所述加径钻直径大于引孔钻直径,所述钻头上方设置清理件,同时完成管桩引孔和防冻胀孔,在及管桩引孔装置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引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成型PHC管桩防冻胀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光伏基础多为混凝土灌注桩或PHC预应力管桩,但混凝土灌注桩由于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桩的浇筑质量无法有效得到控制,容易出现桩身的质量缺陷,且不易发现,采用PHC预应力管桩能够很好的避免上述混凝土管桩带来的一些列弊端,但PHC预应力管桩使用在高寒地区的沼泽地、河滩地等含水量较大地区,又需要一系列预防冻胀的措施,增加了施工周期和成本。
目前PHC管桩基础防冻胀处理施工对人力、物力、财力用量较大,而且施工进度得不到保障,无法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为此,我单位研究了一种PHC管桩防冻胀处理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820834965.4,用于在管桩施工完毕后采用此装置套在管桩上套取管桩周围10cm的冻土进行换填。但是此种方案需要四个施工步骤,桩基引孔、桩基施工、套钻取土、中砂换填,施工效率不高。
因此我单位在此前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一套简单的施工工艺,既在桩基引孔的时候采用变径钻头的形式,集管桩施工引孔和管桩防冻胀部分引孔于一身,无需在预制管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防冻胀部分的扩孔,不仅达到引孔的作用,同时预留换填空间的效果,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施工,把施工步骤减少到三个施工步骤,既桩基引孔、桩基施工、中砂换填,该方法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步骤,降低了施工成本,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使用一种装置,该装置在我单位原实用新型专利的基础上研发改进制作,该装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处理冻胀措施过程中损坏预制桩基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现有技术中在金属加工中部分钻头采用变径的方式实施,即大钻头与小钻头之间进行固定形成新的钻头,但其强度有限,不适用于建筑中的管桩钻孔,特别是寒冷环境下的冻土开挖,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强度较大,适用于冻土地带施工的钻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成型PHC管桩防冻胀钻孔装置,解决管桩钻孔后需要二次引孔打出防冻胀部分的问题并同时保证钻头强度。
其技术方案是,一次成型PHC管桩防冻胀钻孔装置,包括钻头,所述钻头顶端为连接件,所述钻头包括中部的立柱和螺旋排布于立柱表面的钢板,所述钻头按照钢板宽度不同分为靠近连接件的加径钻和加径钻下方的引孔钻,所述加径钻直径大于引孔钻直径,加径钻和引孔钻中部的立柱为一体式结构,加径钻部分立柱表面的钢板宽度较大,引孔钻部分立柱表面的钢板宽度较小,钢板宽度与立柱直径共同构成具有一定直径的钻孔部分,内部立柱整体设计并保证立柱在加径钻和引孔钻处的直径大小一致,避免焊接点及缝隙,保持立柱受力均匀且不变,可有效避免钻头断裂,所述钻头上方设置清理件,清理件延伸方向与立柱设置方向保持垂直。
更进一步,钢管立柱下端部制作多个阵列排布的三角形尖牙,便于钻头切土。
更进一步,所述引孔钻为直径大小在270-330mm之间的钻头,所述加径钻为直径大小在480-530mm之间的钻头,根据防冻胀措施直径的大小,进行钻头直径尺寸的调整,适用需处理冻胀地区的预制管桩基础。
更进一步,所述清理件为一端带有开口的U型件,所述清理件开口方向与引孔钻转动方向保持一致。
更进一步,所述钻头采用HRB345高强度钢材制成,所述立柱为空心立柱,达到减轻钻头质量并保证其强度的目的,下端部封口后设置三角形尖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2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梯井道钢板加工的数控冲床
- 下一篇:聚氨酯拉挤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