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抬高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4588.7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7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贤;史云霞;王星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抬高 固定 | ||
下肢抬高固定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的抬高角度不便调节,及不便患者使用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左端铰接有垫板,底板左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前后方向且可左右滑动的滑块,滑块上侧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腿板,腿板上端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撑板,撑板前后两端分别经两个连杆与底板铰接连接,左右方向的两个连杆互相平行,底板前侧开设有开口朝前且与矩形槽连通的腰形槽,滑块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导杆,导杆前端伸出腰形槽且螺纹连接有可挤压底板的摩擦块;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下肢抬高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临床和外科诊断治疗中,很多涉及腿部肢体治疗的患者为了减轻下肢肿胀,促进静脉血回流,需要做到不同程度的患肢抬高,使下肢略高于心脏以减轻下肢肿胀,传统抬高肢体的方法是用软垫、枕头等将下肢垫高,一般很难达到需要的抬高效果,临床上有专用的抬高装置,但是其角度不便调节,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下肢抬高需求,且现有装置的抬高架多为单肢抬高,平面较窄且仅与腿部接触,患者入睡或活动时下肢容易从抬高架上滑脱影响治疗,不便于患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下肢抬高固定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的抬高角度不便调节,及不便患者使用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底板左端铰接有垫板,底板左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前后方向且可左右滑动的滑块,滑块上侧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腿板,腿板上端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撑板,撑板前后两端分别经两个连杆与底板铰接连接,左右方向的两个连杆互相平行,底板前侧开设有开口朝前且与矩形槽连通的腰形槽,滑块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导杆,导杆前端伸出腰形槽且螺纹连接有可挤压底板的摩擦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腿板与多个连杆配合,便于通过滑块控制腿板和撑板摆动,有助于将患肢抬高到预定角度,提高患者舒适度,通过垫板与腿板配合,患者躺在垫板上防止下肢从装置上滑脱,有助于患者治疗康复,通过导杆与摩擦块配合,便于患者调节控制腿板摆动的角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左视主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下肢抬高固定架,包括底板1,底板1左端铰接有垫板 2,底板1左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矩形槽3,矩形槽3内设有前后方向且可左右滑动的滑块4,滑块4上侧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腿板5,腿板5上端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撑板6,撑板6前后两端分别经两个连杆7与底板1铰接连接,左右方向的两个连杆7互相平行,底板1前侧开设有开口朝前且与矩形槽3连通的腰形槽8,滑块4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导杆9,导杆9前端伸出腰形槽8且螺纹连接有可挤压底板1的摩擦块10。
为了便于患者控制腿板5摆动到预定角度,所述的腰形槽8内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弹性块11,上下方向的两个弹性块11相对设置,弹性块11为左窄右宽的锥形。
为了便于转动摩擦块10,所述的摩擦块10前侧同轴设有转盘12,导杆9 前端设有位于摩擦块10前方的手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4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口罩本体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干式烧结铁氧体多冲压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