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中小型野生动物通过的道路涵洞混凝土预制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4883.2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4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强;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1C15/00;E04H17/00;E04B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李昆蔚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小型 野生动物 通过 道路 涵洞 混凝土 预制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中小型野生动物通过的道路涵洞混凝土预制件,属于混凝土预制件技术领域。本道路涵洞混凝土预制件包括:涵洞本体,所述涵洞本体内设有通道,所述涵洞本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洞口;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通道内,并与所述涵洞本体的内侧壁一体成型;行走台,所述行走台位于所述安装座的顶端,所述行走台与所述安装座一体成型;阶梯,两侧所述洞口均设有所述阶梯,两个所述阶梯升高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行走台的两侧边一体体型。通过本道路涵洞混凝土预制件能够便于野生动物穿越道路或铁路,进行自然迁徙和交流,保证野生动物自然发展生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中小型野生动物通过的道路涵洞混凝土预制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建设了越来越多快速路、高速路或高速铁路,目前快速路、高速路或高速铁路均为堆起土方进行建设。而堆起的土方建设的道路或铁路会切割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阻碍道路或铁路两侧野生动物的迁移活动,造成道路两侧野生动物种群遗传交流困难。同时,当野生动物为迁移、扩散而强行穿越铁路或道路公路时,也容易造成野生动物因为车辆碾压、碰撞而死亡。
因此急需要解决野生动物迁移、生活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供中小型野生动物通过的道路涵洞混凝土预制件,能够便于野生动物穿越道路或铁路,进行自然迁徙和交流,保证野生动物自然发展生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供中小型野生动物通过的道路涵洞混凝土预制件,包括:
涵洞本体,所述涵洞本体内设有通道,所述涵洞本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洞口;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通道内,并与所述涵洞本体的内侧壁一体成型;
行走台,所述行走台位于所述安装座的顶端,所述行走台与所述安装座一体成型;
阶梯,两侧所述洞口均设有所述阶梯,两个所述阶梯升高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行走台的两侧边一体体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阶梯,野生动物能够平稳的走上行走台,并经行走台穿过涵洞本体,从而穿过道路铁路,实现动物之间的交流与迁徙;
(2)本结构通过预制而成,在道路或铁路修建时,可直接安放埋设使用,使用方便,不需要单独现场制作,提高施工效率;
(3)本结构还可以用于对沟渠或积水进行排放,从而避免道路或铁路两侧出现积水,影响道路或铁路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行走台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行走台之间均设有斜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用于不同体型的野生动物行走。
进一步,还包括埋设座,所述涵洞本体的底端侧壁和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侧壁均设有所述埋设座,所述埋设座与所述涵洞本体和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增加涵洞本体安装到地面上的强度,避免出现根基不稳的情况。
进一步,还包括安插凸块,所述涵洞本体的底端设有多个所述安插凸块,多个所述安插凸块成阵列排布,多个所述安插凸块与所述涵洞本体的底端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抓地力,避免出现根基不稳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涵洞本体的两侧所述洞口处固定连接有延伸台。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与外部边坡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4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