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方形电池极柱免焊接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6417.8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8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郑艳;张建峰;王传杏;任俊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方形 电池 极柱免 焊接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大容量方形电池极柱免焊接连接结构,它涉及方形电池成组连接技术领域。它的方形单体电池的电池正极极柱、电池负极极柱直接与接插件插接,两接插件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固定;电池本体的顶面设有保护板,电池正极极柱、电池负极极柱穿过保护板上的穿孔设置;接插件壳体的外表面与连接带焊接连接,接插件内芯嵌于接插件壳体的内部,接插件内芯内形成有空腔;连接带的焊接环套设于接插件的外部,两焊接环的外侧分别与连接部的两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接插件进行极柱插拔式连接,避免对电池极柱进行焊接,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方便进行电池成组装配;接插件和连接带可模块化、批量化生产,可应用于多个电池的相互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形电池成组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容量方形电池极柱免焊接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寻求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紧迫的任务。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上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因其容量高、功率大、续航能力强、贮存寿命长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电源等电动设备领域及其它需要大电流充放电的场合。
通常将具有棱柱形状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称为方形动力电池,而方形动力电池能量的主要输出形式为引出极柱型。方形动力电池组通常由多个单体电池构成,单体电池间串并联通过焊接工艺进行金属跨接片和极柱的直接连接来实现。这种连接方式要求较高的焊接工艺,且极易造成极柱和单体电池的损坏,加之电池系统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和剧烈震动,很有可能导致焊接固定连接处出现脱焊等情况,导致电池能量输出受到影响。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1811523961.5的一种实现四块正方体电池连接的电池连接盖,其包括电池盖本体,电池盖本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个电池固定盖,电池固定盖内均设有正极连接孔和负极连接孔,相邻电池固定盖的正极连接孔和负极连接孔之间相互连接,此结构可有效固定电池,防止相互碰撞磨损,电池连接盖拆装方便,提高维修速率。虽然通过电池固定盖可将相邻电池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但是电池固定盖与电池盖本体之间无连接,结构不牢固,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则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只能限定用在同一个电池盖本体上,单体电池的安全性和动力电池组的稳定性不能保证,另外,此结构只能连接四块电池,若需要将更多的电池相互连接,则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大容量方形电池极柱免焊接连接结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成组装配工艺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可实现模块化、批量化生产,且可应用于多个电池的相互连接,连接数量不受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接插件和连接带;所述方形单体电池具有电池本体、电池正极极柱和电池负极极柱,所述电池正极极柱、电池负极极柱直接与接插件插接,两接插件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固定;
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面设有保护板,所述电池正极极柱、电池负极极柱穿过保护板上的穿孔设置;
所述接插件包括接插件壳体和接插件内芯,所述接插件壳体的外表面与连接带焊接连接,所述接插件内芯嵌于接插件壳体的内部,接插件内芯内形成有空腔,电池正极极柱、电池负极极柱插接于接插件内芯的空腔内;
所述连接带包括连接部和焊接环,所述焊接环套设于接插件的外部,与接插件焊接连接,两焊接环的外侧分别与连接部的两端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池本体的顶面,所述电池正极极柱、电池负极极柱直径为18mm,电池正极极柱、电池负极极柱高于保护板15mm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正极极柱和电池负极极柱外环表面下方设置有内凹的圆弧形缺口,所述接插件内芯的底部内侧设有凸起,接插件内芯底部的凸起卡于圆弧形缺口内,对接插件与电池正极极柱、电池负极极柱的连接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6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FP+COB光模块组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医用传呼器